次我们用他们的武器反杀了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节:香料师与黑客的“调香对决”
对方请来了王牌——曾获国际调香大赛金奖的阿兰·杜邦。这个白发苍苍的法国人推出了“百香迷阵”,用一百零八种香料混合,每种都微调了分子结构,让“电子鼻”的识别准确率跌到8%。实验室的屏幕变成了雪花屏,瘴气的干扰效率只剩19%,服务器的温度在持续升高。
“他在玩交响乐,”林羽盯着分子图谱,每种香料都是一个音符,合起来却成了噪音,“我们得用自然的秩序对抗他的混乱。”她翻出《香乘》里的“七十二候香谱”,这部分按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变化记载香料配伍,春分用玉兰、夏至加薄荷、秋分入桂花,遵循自然时序。
团队立刻按节气规律调配新瘴气:早晨释放檀香为主的“干雾”,分子结构稳定,抗干扰;午后湿度升高,自动切换成乳香主导的“湿瘴”,分子更活跃,扩散更快;傍晚加入琥珀香,增强附着力。当杜邦的“百香迷阵”闯入时,就像闯进了四季随机切换的森林——刚适应檀香的干燥,突然迎来乳香的湿润,永远找不到稳定的穿透路径。一周后,对方的攻击频率明显下降,阿兰·杜邦在暗网发帖:“他们的雾会变天,没法破。”
第十节:植入“气味疫苗”的硬件
长期释放瘴气会腐蚀服务器的金属部件,运维成本飙升。林羽在检修一台老旧服务器时,发现涂过蜂蜡的接口比其他地方更耐腐蚀——这让她想起《香乘》里“蜜蜡封香,久不散”的记载。“我们为什么不把防御直接装进硬件?”
她提出“硬件免疫”方案:在芯片生产时,用纳米级香料分子涂层覆盖电路。这层“气味疫苗”平时像休眠的种子,当检测到攻击分子,就会被激活,释放与龙脑香酚共振频率相反的振动波,从源头抵消干扰。测试显示,涂覆后的服务器抗干扰能力提升300%,且无需持续释放瘴气,硬件寿命延长了1.5倍。
但量产难题很快浮现:不同芯片的电路材质不同,需要定制不同的香料涂层,成本太高。“得找个‘万能配方’。”林羽筛选了上千种香料分子,发现沉香中的α-沉香呋喃和乳香中的乳香酸能对抗90%的已知攻击分子。“就用这两种当基础,再按芯片类型加微量调整剂,”她画出配方树,“像中药的‘君臣’不变,‘佐使’灵活调整。”
第十一节:赛博空间的“气味疆域”
第七区全面部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