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掠过的雁阵,心中冷笑:原以为点到为止,却不想这琅琊子弟如此狂妄。
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朗声道: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对仗工整的下联一出,广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唯有雁塔风铃叮咚作响。
诸葛继亮瞳孔骤缩,猛地抽出金丝软鞭:
"春风大雅能容物!"
子墨神色自若,腰间苍龙剑随着转身发出清鸣:
"秋水文章不染尘。"
诸葛继亮额间青筋暴起,突然高声道: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上联不仅地名重复,更暗含天下通达之意,出得极为刁钻。
子墨微微眯眼,目光扫过长安城中纵横交错的街巷,脑海中飞速思索。片刻后,他朗声道: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下联以当铺相对,"东西"既指方位又指物品,与上联的"南北"相映成趣,工整又巧妙。
随着交锋愈发激烈,诸葛继亮又掷出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的刁钻上联。
子墨垂眸思索,腕间竹简硌着手心——这是他平素积累的灵感,本不欲轻易示人。
但见他稍作沉吟,便朗声道:
"二更鼓,两面锣,哐哐哐哐。"
当这绝妙下联出口时,曹大家手中团扇"啪嗒"落地,张道林激动得将狼毫甩在案上。
诸葛继亮踉跄后退,月白锦袍沾满尘土,最终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大雁塔下的青石,好在书童及时上前搀扶才稳住心神。
荀贤见诸葛继亮落败,面色沉静如水,朝子墨深深一揖:
"司隶大人对才卓绝,荀某心服口服。
然诗道浩瀚,敢请以'仁德济世'为题,我们七步成诗,望大人不吝赐教!
"他话音刚落,阴丰便迫不及待地敲响铜锣,刺耳的声响惊起塔檐白鸽。
当荀贤邀子墨七步成诗时,刘荆向诸葛继亮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掌心若隐若现的朱砂印记,正是诸葛家用于"商量大事"的标记。
诸葛继亮瞬间会意,低头整理袖口,将三道褶皱精准对齐,用只有两人能懂的方式回应这份招揽。
荀贤迈出第一步,素衣下摆扫过青砖,清朗之声随之而起:
"圣德昭天地,慈心沐万邦。"
第二步落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