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却不动声色:“哦?这位同学,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不妨说来听听。让大家也学习一下,你是如何攻克这道‘小难题’的。”
他特意在“小难题”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其中的讥讽意味不言而喻。
台下的学生们闻言,更是缩了缩脖子,仿佛已经预见到秦风接下来被批得狗血淋头的悲惨下场。不少人甚至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
秦风却仿佛丝毫没有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教授语气中的嘲讽。他依旧保持着那副云淡风轻的姿态,从容地走上讲台。
他没有直接拿起粉笔,而是先对着颜柯利教授微微颔首,以示尊敬,然后才转向黑板,目光在那密密麻麻的公式和问题上停留了几秒。
整个教室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表演”。
“教授,各位同学,”秦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这道题目,确实涉及了多个前沿物理领域,对于我们大一新生而言,难度极高。但我认为,并非完全没有解决的思路。”
这话一出,台下又是一阵小声的嗤笑。
“废话!难度高谁不知道?关键是你怎么解决啊!”
“还‘并非完全没有思路’,说得好像他已经找到金钥匙了一样。”
颜柯利教授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心中对秦风的评价又低了几分。在他看来,这更像是强行挽尊的开场白。
然而,秦风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表情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首先,关于第一问:推导该系统的修正薛定谔方程。”秦风伸出手指,指向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语气不疾不徐,条理清晰。
“我们知道,标准的薛定谔方程 i???tΨ(r,t)=H^Ψ(r,t)i\hbar\frac{\partial}{\partial t}\Psi(\mathbf{r},t) = \hat{H}\Psi(\mathbf{r},t)i??t?Ψ(r,t)=H^Ψ(r,t) 描述了量子系统波函数的演化。对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其哈密顿量通常可以由Gross-Pitaevskii方程的哈密顿密度积分得到,主要包含动能项、外势阱项以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项。”
台下一些对凝聚态物理略有涉猎的学生,听到这里,不由得微微点头。这部分内容,虽然超纲,但还在他们能够理解的范畴。
本小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