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是跌坐在座椅上。李叔透过后视镜打量她,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丫头,你这打扮比我们执行任务还严实。”车载广播突然切入体育新闻:“国奥队今日开启集训,队员们正以饱满的状态投入训练……”她望着窗外快速后退的街景,心中泛起一丝莫名的涟漪。
车子驶上机场高速,邱锦书望着窗外倒退的白杨发呆。记忆如潮水漫过首尔那家炸鸡店——霓虹灯牌在玻璃上投下破碎的光,她抱着练习册撞进个背着足球包的身影。虽然已经刻意不再想起,但那个少年灿烂的笑容还是会时不时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到家啦!”李叔的声音打断回忆。军事家属区的红砖墙爬满凌霄花,邱锦书拖着两个塞满巡演纪念品的行李箱,里面有悉尼的贝壳风铃、首尔的韩服手办,还有特意为爷爷挑选的抗美援朝主题纪念徽章。推开家门的刹那,消毒水混着糖醋排骨的香气扑面而来,玄关处摆放着爷爷的老花镜和父亲的作战靴。
“锦书!”母亲王洋从书房冲出来,考古服上还沾着泥土,眼镜腿上挂着放大镜。父亲邱建国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手臂上的伤疤在阳光下泛着淡粉色——那是他在武警特战中队执行任务时留下的印记。而客厅沙发上,穿着洗得发白军装的邱鹤松正翻看着《柳叶刀》,胸前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爷爷!”邱锦书扑过去时,行李箱里的贝壳风铃叮当作响。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抚过她的发顶:“瘦了,在外面吃苦了。”茶几上摆着她历年的演出海报,母亲端来切好的西瓜:“你爷爷上个月还在社区讲座上,放你的演唱会视频当‘文化输出’案例呢。”
饭桌上,父亲往她碗里夹了块最嫩的排骨:“你爷爷前阵子去国奥队给队员看诊,还说现在的年轻人训练真拼。”邱鹤松推了推老花镜,语气中带着欣慰:“有个21号的南方小伙子,发烧到39度还惦记着训练,我给他开了几副中药,现在恢复得不错。”
邱锦书低头扒着饭,喉咙突然有些发紧。她想起巡演时在悉尼暴雨中的舞台,当灯光熄灭的刹那,心底涌起的那份孤独与坚持。此刻,听着家人的话语,看着爷爷慈祥的面容,她突然觉得,无论在舞台上多么闪耀,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而那个记忆中的少年,或许也在绿茵场上,为着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
夜色渐浓,邱锦书躺在久违的卧室里。月光透过纱帘洒在书桌,那里还摆着她高中时的素描本。手机屏幕亮起,组合群里英子分享着京都的樱花冰淇淋,金雪在首尔街头直播。她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