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荆山里的少年锋芒
广西桂平的紫荆山总被浓绿的雾气包裹,1831年石达开降生时,窗外的老榕树上正栖着一群白鹭。父亲给他取名"达开",盼他能"达则兼济天下",却没料到这个孩子日后会搅翻大清的半壁江山。十五岁那年,石达开已长成身高六尺的少年,既能在碾米坊帮着算清几十户人家的账目,又能在晒谷场上单手举起三百斤的青石磙——这力气让路过的镖师都啧啧称奇,说他"天生一副将军骨"。
那时的紫荆山像个装满火药的药桶。地主的粮仓堆得冒尖,佃户们却只能嚼着树皮过冬。有天夜里,石达开看见邻村的阿婆抱着饿死的孙子,跪在地主家的石狮子前哭到天亮,他攥着拳头在祠堂的香案前立誓:"若有一日掌权柄,定让天下人有饭吃。"这话被路过的洪秀全听见,这个穿着宽袖长衫的客家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兄弟,这天下,该换个活法了。"
1847年的火把照亮了紫荆山的夜空。石达开变卖了家里的田产和碾米坊,带着三百多乡邻加入拜上帝会。他亲手打造了二十把虎头枪,枪杆上刻着"杀尽不平"四个字,分给最勇猛的弟兄。金田起义那天,他骑着白马冲在最前面,红绸战衣在朝阳里像一团燃烧的火,枪尖挑着清军千总的首级,身后的队伍喊着"斩邪留正"的口号,踏过桂平的晨雾向永安城进发。
永安建制的金銮殿上,洪秀全将鎏金的"翼王"印玺交到他手里。印纽上的飞翼纹路闪着冷光,石达开单膝跪地时,听见殿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那声音像潮水般漫过城墙,让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在榕树下听的童谣:"白鹭飞,乌云散,穷人翻身把家还。"
二、长江浪里的铁血统帅
太平军的战船在1854年的长江上排成长龙,石达开站在"太平"号旗舰的船头,望着九江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曾国藩的湘军炮艇正横在江心,黑黝黝的炮口像一群窥伺的野兽。他让人搬来一坛桂林三花酒,给每个炮手斟了半碗:"今日要么把酒庆功,要么马革裹尸,弟兄们选哪样?"三百个炮手齐声吼道:"庆功!"声音震得江面上的水鸟都飞了起来。
那场仗打了整整四十天。湘军的火攻船趁着东南风冲过来时,石达开正站在船尾擂鼓,鼓点急如暴雨。他看见火舌舔着自家战船的帆布,突然脱下棉袍蘸了江水,光着膀子带头扑火。士兵们见翼王如此,纷纷跟着跳进火海,有的用棉被捂,有的用钢矛挑,竟硬生生在火墙里撕开一道口子。当太平军的红旗插上九江城楼时,石达开踩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