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数字文物里,有个特殊的文件夹,叫“生活的温度”。里面存着老科研人员的食谱、陈岚奶奶的雾天笔记、王大贵的卡尺照片,甚至还有一段1967年的录音——红旗二号击落U-2后,科学谷的科研人员用搪瓷缸碰杯的声音,混着涪江的流水声。
2025年国庆节,档案馆开放了“时空信箱”。人们可以给一百年后的人写封信,讲讲今天的红旗故事。小林写的是:“现在的红旗-16FE能打160公里,但我们知道,它真正的射程,是从1958年的算盘,到你们那时的星辰。”
赵宇的信更简单:“希望你们喝到的茶,还像我们今天的一样香;看到的锦江,还像我们守护的一样清。”
暮色中的科学城,灯火又一次亮起。远处的发射架轮廓,在夜空中像个沉默的惊叹号。锦江的水倒映着万家灯火,也倒映着那些永不褪色的尾焰——它们曾划破长空,如今化作星辰,照亮着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的征途。
就像茶馆里的说书人总爱说的那句:“红旗的故事,从来不是过去的故事。只要还有人抬头看天,还有人低头赶路,这故事,就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而那枚刻着“蜀地匠心,护我长空”的红旗七号模型,此刻正静静地站在博物馆的展柜里,玻璃上倒映着参观的孩子们的笑脸——他们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和当年的钟山、陈岚、王大贵一样的光。
喜欢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