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在金沙江畔的宜宾,五株千年古荔树依然屹立,它们的种植年代可追溯至唐以前,2019年被列为一级古树。其中一株干周5.6米,亭亭如盖,浓荫广达数十米,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荔枝在巴蜀地区的兴衰。而在重庆涪陵,目前荔枝种植面积约1.1万亩,有“妃子笑”“桂味”“仙进奉”等多个优质品种,2024年底“涪陵荔枝”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药香里的神话与现实
青城山云雾缭绕,川芎的故事在《吴船录》里带着神秘色彩。孙思邈与仙鹤的传说,让川芎有了浪漫的底色。范成大看到道人在芙蓉平种植川芎时,心中或许也在感慨这草药背后的故事。青城山的川芎,不仅是一味良药,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那一片片翠绿色的川芎叶子在山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传说隋唐时期,药王孙思邈携徒弟云游至四川青城山,在混元顶的青松林内歇脚时,看见一只大雌鹤头颈低垂、不断哀鸣,猜想它患了急病。第二天清晨,他们又来到青松林,能清晰听到病鹤的呻吟。等到第三天再来时,却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只见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从它们嘴里掉下几朵小白花和几片很像红萝卜的叶子。孙思邈让徒弟捡起来保存好,此时才发现雌鹤已恢复健康、在林中嬉戏如常。他观察到白鹤们常去混元顶峭壁古洞旁,那里长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便联想到雌鹤病愈可能与这种植物有关。于是采了一些回去反复实验,发现它的根茎具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兴奋之下,孙思邈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并将这种药命名为“川芎” 。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风湿痹痛等多种病症。它对生长环境颇为挑剔,多生长在海拔700米左右的平坝和1000至1500米的山地黄壤中,四川都江堰便是全国川芎主产地,其马祖寺一带所产的“菊花心”川芎一直是川芎中的上品 。在挑选川芎时,优质的川芎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黄白色且油性大、香气浓。
陆游在《入蜀记》中同样注重人文与历史,他对各地的古迹、掌故都有详细记载。若他来到青城山,定会对川芎的传说和种植深感兴趣,说不定还会和范成大一起探讨这味草药的药用价值与文化内涵,在山水之间,追寻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他们可能会一起拜访山中的道人,了解川芎的种植方法和炮制工艺;也可能会在山中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