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皇城:皇家遗梦的前世今生
明洪武十八年,蜀王府在成都拔地而起,红墙黄瓦,气势恢宏。踏入朱红色的端礼门,一座金水桥横跨内壕,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的祥龙瑞兽栩栩如生。传说工匠们在雕刻这些龙兽时,为了让它们更加逼真,日夜钻研,甚至有人梦到龙兽活了过来,向他们传授雕刻技巧。每当阳光洒在栏杆上,龙兽的影子便投射在地面,仿佛要破壁而出,守护这座神秘的宫殿。有一次,一位小皇子在金水桥边玩耍,突然看到栏杆上的龙兽似乎眨了眨眼睛,吓得他跑回宫中,此事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为蜀王府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沿着中轴线前行,承运殿、圜殿、存心殿依次展开,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承运殿是蜀王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内的龙椅由整块楠木雕刻而成,椅背上的龙纹镶嵌着金丝,在烛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每逢重大节庆,蜀王都会坐在龙椅上,接受群臣和百姓的朝拜。殿外,鼓乐齐鸣,鞭炮声震天,整个皇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在一次春节庆典上,蜀王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令在皇城内大摆宴席,邀请百姓共同庆祝。百姓们身着盛装,涌入皇城,品尝着美味佳肴,欣赏着精彩的表演,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御河如玉带环绕皇城,河上石桥连通内外。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宫殿的轮廓,恍若海市蜃楼。河岸边种满了芙蓉花,每到花开时节,粉色的花朵与红墙黄瓦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宫人们常划着小船在河上采莲,她们的歌声在河面上飘荡,为皇城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一位宫女在采莲时,不慎将手中的香囊掉入河中,香囊随着水流漂向远方。多年后,一位书生在御河下游捡到了这个香囊,被香囊上精美的刺绣所吸引,他四处打听香囊的来历,最终与宫女相遇,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清代,蜀王府虽历经战火损毁,但主体建筑依然残存,后被改建为贡院。贡院的考棚里,摆放着一排排简陋的桌椅,考生们就在这里执笔挥毫,追逐着“鲤鱼跃龙门”的梦想。那位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刘安,走进贡院时,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他看着周围的考生,暗暗给自己鼓劲。考试过程中,他全神贯注,奋笔疾书,将自己多年的所学都倾注在试卷上。放榜那日,刘安早早地来到贡院外,挤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当他看到“刘安”二字赫然在列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一刻,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后来,刘安回到贡院,看着曾经自己考试的桌椅,感慨万千。他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