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川芎苓种埋入精心整理的土地,嫩绿的茎叶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生长过程中,川芎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但又怕积水,因此药农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和排水。到了小满时节,川芎的茎叶会突然枯萎,这是其体内有效成分积累达到峰值的信号,此时正是采收的最佳时机。
都江堰川芎根茎饱满,呈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粗糙的纹理诉说着生长的故事,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间,点缀着黄棕色油点。经检测,其阿魏酸含量高达0.15%,超出国家标准0.1%,这使得都江堰川芎的活血行气功效更为突出。在中医方剂里,它是不可或缺的“主角”:经典的“四物汤”由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组成,是妇科调经的基本方,川芎在其中起到活血行气、调经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川芎茶调散”则是治疗头痛的名方,川芎作为君药,能够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有显着疗效。由于都江堰川芎的高品质,其干货价格较其他产区高出20% - 30%,常年维持在60 - 80元/公斤,并且远销东南亚地区。每年川芎采收季节,都江堰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药农们手持锄头,小心翼翼地将川芎挖出,抖去泥土,然后运到晒场进行晾晒。晾晒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确保川芎均匀干燥。干燥后的川芎还要经过撞皮、筛选等工序,去除杂质和须根,最终制成优质的药材,运往全国各地的中药市场和制药企业。
附子(江油附子)
江油附子,是一味充满传奇色彩的中药材。全株有毒的它,经特殊炮制后,却成为回阳救逆的“救命稻草”,在中医临床上稳坐“回阳第一要药”的宝座。江油,这座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城市,温和的气候、肥沃的紫色土壤,自唐代起便成为附子的绝佳生长地。
每年冬至,药农们种下附子种根(乌头),开启长达8个月的生长之旅。在生长过程中,附子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但又不耐涝,因此药农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溉和排水等。夏至前后,当附子的茎叶开始变黄枯萎时,便是采收的最佳时机。
新鲜采挖的附子含有多种生物碱,毒性极强,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才能入药。江油独特的炮制工艺是化险为夷的关键:首先,将新鲜附子放入胆巴水中浸泡数日,胆巴(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氯化钠)能够使附子表面的黏液质溶解,同时起到防腐和固定生物碱的作用。浸泡后的附子经过多次蒸煮,使有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