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说完的故事。更令人痛心的是,羌寨里世代传承的释比经文、精美的羌绣图案,都在这场灾难中永远消失,只留下一片废墟诉说着曾经的辉煌。那些珍贵的羌绣纹样,是羌女们用一生心血绣成,如今却随着主人一同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悬湖泣血:四十二天的倒计时
地震后的第十天,岷江上游立起11座“水坟”。最大的叠溪海子横亘在群山之间,水面泛着暗沉的青黑色,像一块巨大的淤青,在阳光下泛着冷冷的光。每天清晨,守坝的老猎人背着猎枪,腰间挂着麻绳和重锤,来到坝体旁测量。他粗糙的手掌攥着麻绳,看着重锤没入水中的刻度,瞳孔猛地收缩——水位每天上涨两柞,那是用羌人传统计量法,一柞相当于成年男子张开的手掌长度。老猎人皱着眉头,在随身携带的牛皮本子上记下数据,字迹歪歪扭扭,透着焦虑。本子上还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是他根据海子的变化自创的预警标记。
省水利局的查勘队骑着跛脚的骡子,在二次塌方的山道上艰难前行。山路上满是滚落的巨石,马蹄不时打滑,惊得队员们一身冷汗。罗盘指针在靠近海子时疯狂打转,技术员老周眉头紧皱,用竹竿戳了戳坝体,烂泥里竟漂出半截雕花窗棂——那是叠溪镇最大的绸缎庄“锦云阁”的物件,窗棂上精美的牡丹花纹还清晰可见,此刻却沾满泥浆,透着股说不出的凄凉。老周蹲下身,仔细观察窗棂,仿佛能看到地震时绸缎庄轰然倒塌的场景。他发现窗棂的木质纹理中,还嵌着一些细小的金属碎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当晚宿营时,老周被冰层断裂般的闷响惊醒。他提着马灯走到海子边,微弱的灯光下,水面漂浮着无数死鱼,白花花的肚皮映着诡异的天光,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他蹲下身,捡起一条死鱼,发现鱼鳃处有血迹,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而此时的成都,刘文辉的副官正懒洋洋地靠在春熙路茶馆的竹椅上,吐着烟圈:“不就是山塌了几块石头?等打完这圈,老子还要去灌县收烟税。”他没看见报童手中《新新新闻》的号外:“叠溪海子水位超警戒线五丈!”更不知道,那些用快马传递的加急文书,正被驿站的老倌儿压在喂马的麸皮底下,理由是“这年头兵荒马乱,谁还管水涨水落”。驿站里,马匹不安地刨着蹄子,似乎也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
叠溪海子的坝体在水压下发出“咔咔”的呻吟,如同垂死者的喘息。守坝的老猎人在日记本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水又涨了,坝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