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种植技术,使得汉源花椒的麻味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持久。每年8月采摘季,椒农们天不亮就背着竹篓上山,指尖在枝叶间翻飞,将饱满的花椒粒摘下。这些花椒经过晾晒、筛选,最终成为火锅底料中不可或缺的灵魂香料。广汉的牛油生产企业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提升产能,满足市场对火锅核心底料的巨大需求;众多香料种植基地,为锅底的丰富口感提供了多样原料 。
底料加工产业更是蓬勃发展,四川拥有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累计获得超2000项专利,推动火锅底料从传统手工炒制迈向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一些企业还开发出了自热火锅、火锅底料调料包等方便食品,让消费者在家中也能轻松享受火锅美味。
在国内,四川火锅品牌遍地开花,截至2023年上半年,四川近20万家火锅店,是全国火锅门店最多的省份,仅成都就有近8万家。全国火锅品牌门店中,川派火锅占比达70% 。海底捞、小龙坎等品牌通过连锁经营,将四川火锅的热辣鲜香传递到各个城市,从一线城市的繁华商圈,到下沉市场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四川火锅的招牌。这些品牌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将火锅用餐打造成一种社交、休闲的综合体验 。海底捞以“变态服务”闻名,为顾客提供美甲、擦鞋等服务;小龙坎则推出了“火锅盲盒”,增加用餐的趣味性。一些新兴品牌还将VR技术引入火锅店,顾客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于古代巴蜀的热闹集市中,一边涮火锅,一边感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走向国际舞台的四川火锅同样成绩斐然,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门店数量超过60万家。在日本,仅东京地区就有超200家火锅专门店,日本民众对正宗四川味道的追求十分狂热,尤其注重火锅底料的原汁原味。不少日本顾客会特意要求使用空运而来的四川本地牛油和汉源花椒,甚至有火锅店推出“底料溯源之旅”,组织顾客前往四川参观底料制作过程。在巴西,当地的川菜馆中,四川火锅是热门菜品,一些店家还会结合巴西当地食材与饮食习惯,对火锅进行适度改良,比如搭配巴西特色的水果、烤肉等,创造出独特的“巴西风味火锅套餐” 。在巴西圣保罗的一家火锅店内,墙上挂着川剧变脸的海报,餐桌上摆放着巴西特色的桑巴鼓装饰,顾客们一边品尝着加入巴西烤肉的麻辣火锅,一边欣赏着热情奔放的桑巴舞表演,感受着中巴文化的奇妙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被列入成都市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