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这样的说法:旧时以五行划分来论述人的疾病,并非完全不合道理。
但人的身体脏腑经络,五行之气俱全(对应五脏: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而命局四柱与大运中的五行,未必五种俱全。
如果一定要用某一五行的盛衰来推断某一种疾病,也未必全部应验。
正确的推断方法:
须先看日主(代表命主自身)及命局所成的格局:
若格局“朗健”(五行清晰强健)、“中和”(五行平衡调和)、“平顺”(生克有序无冲),均属无病之命。
若格局“晦弱”(五行昏暗衰弱)、“驳杂”(五行偏枯混杂)、“乖戾”(冲克刑害无序),多为有病之命。
再考察命局的“神理气势”(五行的能量状态与流通趋势):
某行“太过”(能量过旺无制,如木旺极无金克)或“不及”(能量衰弱受克,如木衰极逢金旺),需结合四柱与大运中的五行综合分析。
即使原局无某行(如无木),也可通过生木、克木、木生、木克的相关五行(如水生木、金克木、木生火、木克土),推断木行对应的脏腑(肝胆)是否受病。
关于干支与身体部位的对应:
天干地支对应头目手足等身体部位(如甲为头、乙为肩、寅为手、卯为指等),需结合五行生克灵活推断。
但若要穷举所有疾病对应关系,则如同名医论病皆不离五行,恐怕需要摘取数十百种医书内容,强行列入命理书籍了(暗示不可机械套用)。
核心思想解析:
这段论述肯定了五行与疾病对应的合理性,但批判了“以某行定某病”的机械论。
作者主张结合命局整体格局(如五行平衡、用神强弱)与五行流通趋势综合判断,强调“神理气势”的重要性,而非简单对应干支脏腑。
结尾以医书类比,指出命理应注重逻辑推导而非罗列病症,体现了“抓本质、重辨证”的学术态度。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论疾病”部分,以传统命理学为框架,结合中医五行理论,系统阐述了通过八字命理推断疾病的核心逻辑与方法,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行失衡与疾病根源
1. 五行配五脏理论
以“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为基础,将五行与人体脏腑一一对应。
- 木对应肝(甲为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