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娘将三个包子递给车外的赵叔,又对两个孩子笑道:“快吃吧,放坏了多可惜。就当帮婶子一个忙。”
两个孩子被肉包子的香气勾得直咽口水。大男孩红着脸,有些尴尬地道:“婶子,剩下的您留着晚上吃吧,不会坏的。我们可以帮您捡柴火,把包子烤热了再吃。”
李玉娘深知流放犯妇人拉扯孩子的艰难,转头对两位妇人温声道:“我是去给谢夫人的女子书院做女夫子的,往后大家同在沂州,互相帮衬的日子还长。几个包子而已,千万别客气了。”
两位妇人沉默片刻。那位年长的大嫂接过李玉娘手中的包子,感激道:“那就多谢妹子了。”随即对两个孩子道:“快谢谢婶子。”
两个孩子连忙恭敬地向李玉娘行礼道谢。
傍晚时分,马车抵达一个小镇投宿。找了一家小客栈,当听到一间房要九十文时,两位妇人都愣住了。大嫂万分不舍地摸出九十文钱,小声对掌柜道:“我们要一间房。”
掌柜看了眼她们身边的两个半大孩子,问道:“这两个孩子不住么?”
大男孩忙道:“我和弟弟睡在马车上看行李。”
掌柜好心提醒:“我们客栈有伙计照看马匹的。”
李玉娘看在眼里,轻声对两位妇人道:“两位姐姐,我胆子小,一个人住不踏实。我们三个住一间屋子,你们陪着我可好?”她既是想为她们省房钱,也是真觉得独自住在这种地方不安全。
两位妇人明白李玉娘是在顾全她们的颜面,也担心她貌美惹眼,便感激地接受了这份好意。车夫赵叔在一旁没作声,想来两个妇人也不放心让孩子跟他住。两个孩子也明白这位婶子的善意,上楼梯时,又恭敬地向李玉娘道了谢。
当晚确实有些拥挤,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好在是夏天,不至于受冻。李玉娘请客栈老板帮忙蒸热了白天剩下的包子,大家分着吃了,勉强填了个半饱。
第二天一早,只有车夫老赵在店里吃了碗面,一行人便继续赶路。路上,大嫂红着脸掏出一个凉硬的玉米饼子递给李玉娘:“妹子,我们家只有这个,不知你吃不吃得惯?”
李玉娘笑着接过:“怎会吃不惯?”她倒了碗温水,就着水慢慢将饼子咽了下去。
第四天下午,马车终于抵达沂州。小桃见到李玉娘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先与那对辽东来的妯娌讲了铺子的规矩:月银八百文,允许她们带着孩子住在铺子后的小院。两妯娌和孩子们听了,脸上都露出喜色,忙向小桃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