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是情报有误了。毕竟这里是我军后方,敌人在此补给困难,快打快走才符合常理。这么久不见动静,这太反常了。
曹休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但这恰恰是魏延想要的效果。首战告捷后,他便带着部队向东潜行,进入到大别山区。这里沟谷交错地形复杂,山中森林遍布、水源充沛,部队可以靠打猎获取食物,也无须担心暴露位置。
魏延准确地把握到了曹军的心理,极动之后跟着是极静,利用巨大的行动落差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诱使敌军再次松懈下来,为自己创造新的机会。
果然,虎豹骑到了随县一无所获,曹休只得上报未发现敌情。曹操不禁疑惑,一支千人的部队规模虽不大,可站在地上也是一大坨,怎么可能消失的无影无踪呢?莫非袭击自己的真的只是些山匪,抢完得手便回家过年了?
不止曹丞相这样想,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想法。唯一一个持不同意见的是郝昭,他可是面对面跟这群人战斗过的,确定那不是匪徒。越是找不到越危险,不把他们搜出来,回头还得吃大亏。
不过这时的郝昭人微言轻,他的意见根本到不了曹丞相的面前。不要说丞相,就是曹休这个年纪相仿的宗族将领都懒得听他啰嗦。
于是剿匪部队重新回到前线,去配合张辽扫清合肥城外围的吴军据点,为围困合肥做最后的准备。
荆州军人虽猫在山里,消息却还在正常地传递。魏延的部队中有一支小分队不干别的,就负责与夜枭保持联系,随时获得最新的情报。
曹军的一切动向都在魏延的掌握之下,这个难得的盲区正是他一直等待着的机会。
六安城外,不到一里的地方是曹军的草料场。这里屯放着大军战马的草饲料,每十日向合肥前线补充一次。由于只有马料没有粮食,因此没人关注到它,只有三四十个老卒在此照看。
魏延便将打击目标锁定在了这里。
七月三十,月末。夜晚昏暗得仿佛是被墨汁涂抹过一般,倘没有了照明设备人就生生变成了睁眼瞎。曹军绷紧的神经早已放松下来,这样的夜,除了睡觉还有啥事可干呢?
邓忠亲自带队摸进草料场,不出意外地,老卒们早已进入了梦乡,连个巡夜的都没有。只在营门挂起两只灯笼,警告陌生人不要入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警告当然阻止不了邓忠,反为他指明了方向。草料场的情况早已被夜枭查得清清楚楚,一百名训练多日的战士熟门熟路,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