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吧,机器不是没有,但谢双瑶不会用,而且少电线,而且彬山的水利资源并不丰厚,各种尝试受挫之后,谢双瑶苦思冥想,只能拿出这年代最有可能达成的设想:蒸汽机。
按照她对自己身处年代的推测,其实这时候英国已经有了早期蒸汽机的存在,而且发展的环境和谢双瑶所处的环境非常类似。此时的蒸汽机主要是为了排掉矿井内的存水——彬山矿井也有渗水问题。而因为煤矿的煤相当廉价也易于获取,先后有工匠发明了同一原理但设计不同的蒸汽机,这样的蒸汽机至少流行了一百年以上,用途主要是在矿井排水,之后才被瓦特改良为常见的工业蒸汽机,这期间自然经过了许多技术上的大发展,每一个设计上的小改动都是无数煤矿和人命换来的思考。
对谢双瑶来说,蒸汽机这三个字,不足以让她获得这些智慧结晶,但网络时代过量的信息可以,她从硬盘里翻到了她存下来预备下饭观看的科普自媒体视频,《蒸汽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里面大约用了十分钟的篇幅来讲解蒸汽机的发明与演变,还做了3d建模分解,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工业蒸汽机的内部结构。而且彬山也有铁有煤,还有不少留下来的铁匠,足够支撑楚大财的实验,楚大财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会拼音、算数,随后的七年一边拼命的学一边拼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带着老伙计们忠实地再现了瓦特蒸汽机,废件率非常高,高到如果家里没矿难以承受,而且楚大财团队一年只能做一台,还有不少人在实验中被多次烫伤,但成果是丰硕的,现在买活军不但有了新技术可以重采老煤矿,并且还有了一本结合了本地实际的《工业实验规范》。
新的《医学实验规范》再过一段时间应该也能有了,想到这点,谢双瑶很欣慰。本质上她就是个农学出身的管理人员,在这个年代或许可以说自己是电脑专家吧,别的什么跨领域的发明创造真别找她,谢双瑶统一天下最大的愿望和目的就是散播她带来的资源,尽量的、充分的、反复的散播,让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必然会冒出头的尖子们收到熏陶和启发,然后她自己躺着汲取科学进步的成果,如果在她有生之年能完成大敏疆土的电气化,谢双瑶认为自己就已经是获得了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了。
自从蒸汽机被再现(不敢用发明这个词)之后,彬山众对外扩张的脚步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