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对于李儒的归隐,从内心而言,曹朋并不太情愿。
\n
虽然他而今有庞统法正,都是三国少有的人杰。但相比之下,二人与李儒相比,还是少了些经验。也许他们的能力,的确是高于李儒。可是在经验上,终究有些不足。自黄巾之乱,到初平二年……
\n
李儒为董卓运筹帷幄,从一个西北良家子,世人眼中的土豪鄙夫,而成为影响汉室命运的关键人物。在这期间,李儒绝对是出力不少,甚至是居功甚伟。
\n
在董卓前期崛起的阶段,几乎是李儒一手为他谋划。
\n
可惜到最后,随着董卓的地位越来越高,哪怕李儒是他的女婿,也渐渐疏远,甚至有些提防。
\n
后世曾有人说,如果董卓去郿坞时,带着李儒同去。
\n
那么王允的连环计很有可能,以失败而告终。恰恰是李儒,最先觉察到了吕布的不臣之心,劝说董卓让出貉蝉,以进一步拉拢吕布。
\n
但董卓没有同意,更因此对李儒生出了怨恨之意,把李儒留在了长安城里。
\n
关于董卓和李儒的间隙,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当董卓兴高采烈返回长安,准备接受禅让的时候,李儒事先竟然一无所知。这么大的事情,谋主竟不知晓,可见董卓当时对李儒,已经是完全抛弃,甚至不复信任。
\n
自归附曹朋以后,李儒很少出谋划策。
\n
但每一次出谋划策,都能让曹朋逢凶化吉至于后来,主持西川大局李儒可谓费尽心思令整个益州出现混乱。
\n
“先责这一走,谁又为朋保驾护航?”
\n
曹朋这句话,可不是客气。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