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既管钱粮军械,又管吏治整顿,连救济灾民都要兼顾,更是熬夜校核文书,纵有子房之智,卫霍之勇,焉能久持?”
\n
“徐元直、简宪和、孙公祐、糜子仲等人,虽然才能不如孔明,但亦可委事于众才,孔明只需秉执纲目,则泰山之重亦可化为鸿毛。”
\n
闻言。
\n
诸葛亮不由长叹。
\n
庞统所言,诸葛亮不是不懂,在当丞相的十余年中,有个叫杨颙的亦曾劝谏。
\n
然而。
\n
自街亭之败后,诸葛亮不敢再轻易委事于众人,逐渐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
\n
虽然回到了十八岁,但常年养成的习惯不会因此而消失。
\n
兼之如今局势,危如累卵。
\n
诸葛亮更不敢掉以轻心,生怕让刘备会再次兵败而失陷妻子将士。
\n
故而这段时间,诸葛亮的压力很大!
\n
事必躬亲,可让诸葛亮尽可能全面的掌握每个细节,继而降低刘备兵败而失陷妻子将士的风险。
\n
“士元,你打算何时与亮共事?”
\n
诸葛亮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
\n
论天赋论悟性,庞统远胜于徐庶、简雍、孙乾、糜竺等人。
\n
虽然只历练了数月,但庞统的治事水平,早已赶超了跟着刘备多年的简雍、孙乾和糜竺。
\n
“孔明,我好心劝你,你反要让我劳累!”庞统顿感无语:“若非看堂嫂面,我定不会劝你。”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