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发表了第一份技术杂志,那是关于物理层的。
cia推荐仅使用遵循iso11898的can收发器。到现在为止,在当时的can网络中使用非常普遍但并不兼容的rs-485收发器已基本消失,尽管它也是厂商提供的。cia的首批任务之一是规定can的应用层。根据philips医疗系统(p)和stzp所提供的内容,依靠其余cia会员的协助,cal——“can应用层”也称为“绿皮书”诞生了。在制定can应用规范时,cia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进行can专家和其他can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从1994年起,cia每年召开一次国际can会议()。
另外一个理论的方法是借鉴于l**,一个农业的交通工具协会。在1980年晚些时候开始,一个基于can的农业交通工具总线系统(lbs)被制定出。但在工作最终完成前,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决定改向支持
us解决方案——j1939。这也是一个基于can的应用子协议,由sae的truckandbus协会制定。j1939是一个非模块化的方案,简单易学,但灵活性很差。
当然,生产can模块集成器件的15家半导体厂商主要聚焦于汽车工业。从1990年中期起,infineon公司和tor公司已向欧洲的客车厂商提供了大量的can控制器。作为下一波,从1990年后期起,远东的半导体厂商也开始提供can控制器。
1994年,nec推出了传说中的can芯片72005,但是,这一步太早了——当时,这个器件并不能投入使用。从1992年起,rcedes-benz(奔驰)开始在他们的高级客车中使用can技术。第一步使用电子控制器通过can对发动机进行管理;第二步使用控制器接收人们的操作信号。
这就使用了2个物理上独立的can总线系统,它们通过网关连接。其他的客车厂商也纷纷赶来斯图加特学习,在他们的客车上也使用2套can总线系统。现在,继volvo、saab、volkswagen、b之后,renault和fiat也开始在他们的汽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