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应用的子协议,但是它们并不完整。
尽管当初研究can的起点是应用于客车系统,但can的第一个市场应用却来自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在北欧,can早已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在荷兰,电梯厂商kone使用can总线。瑞士工程办公室kvaser已建议将can应用至一些纺织机械厂(lindauerdornier和sulzer),并由他们提供机器的通讯协议。
这一领域中,rs-bernofredriksson的领导下,公司建立了“can纺织机械用户集团”。到1989年,他们已研究出通讯原理,并于1990年早期帮助建立“cankingdo开发环境。
尽管cankingdo不是一种基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但它被认为是基于can的高层协议的原型。在荷兰,philips医疗系统决定使用can构成x光机的内部网络,成为can的工业用户。主要由touters发表的“philips报文规范——p”提出了can网络的第一个应用层。来自德国weingarten的appliedscience大学教授konradetschberger博士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管理steinbeistransfercenterforprocessautotion(stzp)公司(现在更名为ixxatautotion公司),并开发出一个类似的方案。
不管如何,第一个高层协议正在形成。大多数can的先行者使用单片电路的方法,通讯功能、网络管理、应用代码组合在同一个软件之中。即使一些用户有较多的标准模块可供利用,但面对所有的解决方案,他们也一定存在着缺陷。
而在1990年的早些时候,开始筹划成立一个用户组织,从而将不同的解决方案标准化。在1992年初的几个月里,当时vbus杂志的主管(出版社:franzis)holgerzeltwanger将用户和厂商集中在一起,讨论建立一个促进can技术发展的中立平台,同时也针对串行总线市场进行分析。1992年5月,cia“caninautotion”用户集团正式成立。仅在几个星期后,ci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