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过它的资料,在深入了解了它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之后,便失去了兴趣,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团体协同作战的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独行侠’出身的杨小乐,显然不适合介入这一行业,所以,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没有介入这一行,并不代表杨小乐不了解这一行业的潜力和巨大的市场‘钱’景!
在前世大片满天飞的电影圈里,一部电影的特效往往要占据总投资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尤其是以欧美的大片尤为突出。
早在前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商业电影10%-20%的预算会被用于特效制作。此后这一数字不断在加大,现在有些成功影片多一半的投入都在制作特效上,特效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部分。
比如投入1.95亿美元完成的《变形金刚2》,投资大半都花在战斗特效的制作上,导演和150个人的特效团队为此付出了一年半的努力。《变形金刚2》也向世人证明了特效技术的能量,那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用视觉特效所创造出来的机器人,以及那些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的战斗场面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绝对主角。
前世的华夏,拍摄《白银帝国》时,遭遇‘长期难产’的原因,便是片中大规模使用特技效果导致严重超支2100多万元。所以,在影片后期制作的两年多里,曾几度面临欠费停工。而它抛出的票房法宝,也正是片中耗资巨大的特技特效。影片中以故宫为蓝本“虚构”了一座晋商老宅,为打造这个3分钟的特效镜头,投资商追加了2000万元的资金。
作为一部表现地震的灾难片,正在拍摄的《唐山大地震》也十分重视影片特效部分的制作。导演冯小刚表示,《唐山大地震》大概一半的钱都要用在特效上面,在特效方面的花销达到了1亿元。而这1亿元,最终呈现在电影上的只是几分钟的效果。
甚至前面提到的总投资3亿美元的轰动全世界的科幻大片《阿凡达》,就有1.5亿美元用于特效制作上,由weta工作室和卢卡斯的工业光魔联合制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