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从此揭开了用电脑制作电影的特效及虚拟的角色和场景的序幕。
在前世里,电脑特效完全可以将不存在于世上的人物、地理环境、动植物等等,用真实的画面真实地还原在观众的面前,最著名的当属3d电影《阿凡达》!
而在这部电影里,卢卡斯还创造了多项意义深远的发明:他发明的一个机械装置,可以把石牌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这把多少年来只能靠手工硬涂胶片技术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几十倍。绝对是电影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前世的1982年工业光魔发明了一项名为“源序列“的电脑处理方法,并应用在科幻电影《星际之旅之复仇女神》上,该片出现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产生的场景。
1985年,工业光魔在电影《年轻的福尔莫斯》中,制作了电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产生的角色“彩色玻璃人”,这也为星战前传里众多虚拟角色的制作打下基础。
1989年,工业光魔为科幻电影《深渊》制作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这为《星战前传》里制作尤达大师打下进一步的基础。
工业光魔在1991年为《终结者2》创作的t1000c成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产生的主角。
讽刺喜剧《飞越长生》为光魔带来了第五尊奥斯卡奖,因为光魔第一次用电脑模拟成功了人类的皮肤。
最突出的成就大概就是1994年的《侏罗纪公园》了,影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
随后,光魔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想象力更广阔,创造了影史上无数第一,立体卡通人物《变相怪杰》、能说话的《鬼马小精灵》也相继出现在真人电影里。《加勒比海盗》、《绿巨人》、《龙卷风》、《拯救大兵瑞恩》等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这些信息,杨小乐当年曾经对电影特效感兴趣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