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极痛苦。
“陈九!公堂之上,休得放肆!不得对文若先生无礼!”
冯远道厉声呵斥,及时为文若解围,但眼神深处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陈九的冷静和辩才,远超他的预料。
李严将目光转向柳明薇,语气稍缓:“柳小姐,你乃澄心阁小会唯一在场的第三方见证者,本官问你,当日文若先生是否出示古籍?陈九是否就教化入乡野之题有所论述?文若先生所言古籍所载题目与今科考题一字不差,你是否亲眼所见?”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柳明薇!她的证词,将是关键中的关键!
柳明薇感到父亲在旁听席上投来的焦急目光,也感受到屏风后那道沉静却极具压迫感的视线。
她深吸一口气,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公堂响起:
“回大人,当日小女确在澄心阁,文若先生曾出示一卷古籍,言其为前朝孤本,珍重异常,先生展示了部分篇章,与在场诸位探讨教化推行之难。
先生曾就如何使教化泽被乡野黎庶发问,陈公子亦就此阐述其见解,条理清晰,颇有见地,文若先生对陈公子之论,确有赞誉。”
她陈述得客观,但字斟句酌,避开了最要害的问题。
李严追问:“柳小姐,本官问的是,你是否亲眼看见那古籍之上,记载着与今科考题完全一致的文字?文若先生是否曾展示过包含具体策问题目的篇章?”
柳明薇沉默了片刻,她能感觉到文若哀求的目光,父亲紧张的注视,以及屏风后那道等待的目光。
她想起那枚温热的玉牌,想起崔琰等人的清醒分析,想起陈九在琅琊书斋的睿智……
终于,她抬起头,声音清晰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难:“回大人……小女……并未亲眼得见古籍之上记载有与今科考题完全一致之策问题目全文,文若先生当日,亦未展示包含具体策问题目之篇章,先生所问,乃基于其所展示篇章内容之引申探讨。”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证词,虽然没有直接指认文若伪造,却彻底推翻了文若“古籍上题目与今科考题一字不差”的核心指控!
她只说看到了古籍部分内容,听到了“教化推行之难”的讨论和文若的发问,但没看到具体的题目!
这等于在文若精心编织的“铁证”链条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明薇!你……”柳方正惊得差点站起来,脸色煞白。
文若更是猛地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