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其后:“王上,罪臣亦愿戴罪立功,同样未能助战攻赵,甘愿接受王上惩处。”
司马尚亦表达了同样的意愿。
赵高见状,冷言讥讽:
“三位将军。
莫非还未将大秦放在眼里?
既然已投诚大秦,便应忘却前尘往事。
要么就别降,降了却又念念不忘旧主。
莫非心存二意?”
此言甫毕。
扶苏挺身而出,言辞恳切:
“父王,儿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三位将军赤胆忠心,绝无二心,他们此举,非但无损忠诚,反而更显其对赵国庸主的决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遑论我大秦皆是英明之主。”
见扶苏挺身而出,赵高亦附和道:
“长公子所言极是。
奴才亦觉甚有道理。”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扶苏言之有理,三位将军忠义可嘉,不忍对故国挥刀,寡人甚感欣慰,尔等非但无罪,反是忠臣。
若尔等愿意,便随寡人一同出征吧。”
庞煖、李牧、司马尚三人闻言。
感激涕零:“多谢王上隆恩。”
嬴政略作思索,随即下令:“如此,便命王翦为帅,辛胜、李牧、庞煖、司马尚、蒙恬、公孙羽为将,率兵十万,奔袭燕国。
尔等可有信心?”
众人齐声回应:“王上请放心。
我等誓灭燕国,以报君恩。”
扶苏心中暗想:
“如此豪华之师。
燕国恐连逃窜之机亦无。”
会议结束后,赵成与赵高返回营帐。赵成为赵高斟上一杯热茶,关切地问道:
“大哥,此番前来,有何指教?”
赵高神色凝重:
“记住,日后若有战事,务必勤勉。
六国已亡,战功愈发难得。
需珍惜每一次机会。”
赵成恭敬回道:“弟铭记于心。”
有了猛将的加持,秦王嬴政准备加快对六国的征伐,燕国灭后,只剩三国,再也没有阻挡大秦虎狼之师的可能。
翻阅《大秦一百世史记》。
其上记载:“秦王政十八年秋,秦军在王翦、李牧等将的指挥下,势如破竹,燕王喜逃无可逃,燕国遂亡,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