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冬寒未至,应速战速决,攻取燕国,即便不能一举灭之,亦能多占些地。”
麃公亦附和道:“长公子宅心仁厚,然此事关乎大秦东出大计,断不可心慈手软。”
众将纷纷婉拒扶苏好意:
“是,多谢长公子美意。”
扶苏微微一笑,道:“既如此。
我支持出兵,只是,我希望与众将士并肩作战,同甘共苦。”
王翦连忙劝阻:“不可,公子身为大秦长公子,肩负重任,岂能与我等武夫为伍?”
蒙恬与蒙毅一听扶苏又要亲征。
连忙劝道:“长公子,请您三思,礼崩乐坏以来数百年,哪国公子会亲自带兵?”
扶苏目光坚定,道:“此乃秦国,我大秦历代先王皆能上马治军,下马治国。
扶苏身为大秦子孙,为何不能?”
蒙恬再次劝阻:
“公子,还请三思而后行。”
蒙毅亦急切道:
“公子,您万不可前去。”
在一片挽留的恳切声中,嬴政缓缓开口:
“罢了,众卿家也是一片赤诚之心,你此番便留下吧,随寡人一同返回咸阳。
我大秦的长公子,老是漂泊在外。
成何体统?
瞧瞧你,都清瘦了多少。”
扶苏恭敬回禀:
“父王,儿臣虽为皇室血脉,但心底里对这些为国捐躯的将领们满怀敬仰,与他们并肩作战,儿臣方能真正学有所获。”
杨端和闻言,笑靥如花:
“长公子好学不倦,武艺超群,被誉为天下第一公子,实乃我大秦之福祉啊。”
王翦亦点头称赞:
“长公子颇有王上年轻时的风范,诸多公子之中,扶苏公子当属翘楚。”
麃公亦附和道:“那是自然。
毕竟是王上的长子,自当不凡。”
蒙恬、蒙毅亦对扶苏公子赞不绝口,众将亦纷纷表达了对扶苏公子的支持。
嬴政见状,沉吟片刻:“既然众卿家皆认同出兵,那此次人选不宜过多。”
此时,麃公挺身而出,跪倒在地:“王上,此次攻赵之战,老臣未能尽展所长,恳请王上让老臣攻打燕国,以赎前罪。”
李牧亦站了出来,躬身行礼:
“罪臣李牧,愿戴罪立功,攻赵之时,罪臣未能出力,恳请王上宽恕。”
庞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