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团乱麻。
探春跳下马背,靴底踢到块残砖,"当啷"一声惊起几只寒鸦。
"分头找。"我解下包袱,取出母亲手书的残页——"碑在西隅,苔深三尺"。
西隅是驿站的马厩方向,如今只剩半截石槽,槽里积着半尺厚的腐叶。
我蹲下身,指甲抠进石缝里的青苔,凉丝丝的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淌。
"林姑娘!"身后传来弟子阿九的喊。
他正扒着半面残墙,指缝里露出块青灰色的石头,"这里有字!"
我快步走过去,用帕子擦去石面的泥灰。
字迹被风雨侵蚀得模糊,却能辨出"血契"两个篆字,笔锋刚劲如刀,与父亲书房里那幅《出塞图》的题款如出一辙。
"这是金帐古文字。"妙玉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
她今日扮作行脚尼,月白僧衣沾了些尘土,腕间却戴着串红珊瑚念珠——那是金帐贵族特有的法器。
她指尖抚过石碑,声音突然发颤,"'血契'在金帐古语里,是用血脉立誓的意思。
当年我阿爷说,金帐王庭与中原结盟,必立血契,以双方皇族血脉为凭。"
我的心跳得厉害。
母亲临终前反复念"旧驿",原是要我来寻这个。"挖。"我扯下外衫垫在膝头,抄起阿九递来的短铲,"碑下必有东西。"
午时的日头晒得人额头冒汗。
当铁盒的棱角从土中露出来时,探春"呀"了一声,铲子"当"地掉在地上。
铁盒生满了锈,我用帕子裹着撬开,里面躺着卷帛书,绢面上的朱砂印泥虽褪了色,却分明是林家的族徽——双鹤衔芝,与我项间的长命锁刻的一模一样。
"《北疆互援誓约》。"宝玉念出帛书首行的字,声音发涩,"康熙四十年,扬州林氏与金帐王庭立约,若中原遭外敌,金帐当出骑兵十万;若金帐遇灾年,林氏当开仓放粮......"他突然顿住,抬头看我,"后面写着'此约传于林氏嫡女,永为凭证'。"
我接过帛书,指尖触到母亲的字迹——在约尾空白处,她用小楷写着:"吾女黛玉亲启:当年圣命难违,我与你父只能将约藏于旧驿。
若有一日,有人欲毁北疆安宁,便以此约为刃。"
眼眶突然发疼。
原来母亲不是瞒我,是怕我太小,担不起这把刃的分量。"原来她早知太子要联金帐做什么。"我喉咙发紧,"太子想借金帐的兵巩固权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