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没想到他竟然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做到了。而且,他的代码不仅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如此巧妙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此时,机房内原本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惊叹和兴奋所取代。老教授们纷纷围拢过来,将陈朝阳紧紧地包围在中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陈朝阳才华的赞赏。
面对老教授们如潮水般涌来的问题,陈朝阳显得格外从容和自信。他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技术原理讲解得透彻明了。他的回答不仅让老教授们对他的知识水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他们对这个年轻的学生刮目相看。
张教授站在机房中央,凝视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之情。他深知,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陈朝阳,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他的才华和潜力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能够得到悉心培养,将来必定会在计算机领域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刻,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老教授突然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机房内引爆。“陈同学,”老教授的声音带着些许质疑,“你的这些技术确实令人惊叹,但我们如何能够确定这些技术不是你从其他地方抄袭来的呢?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原本和谐的氛围,瞬间在机房内引起了一阵骚动。学生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老教授的质疑表示出各种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疑问,而另一些人则对陈朝阳表示同情和支持。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质疑,陈朝阳并没有生气或慌张。他保持着平静的态度,缓缓地说道:“教授,我理解您的质疑。如果您愿意,我可以现场再编写一个全新的程序,展示我的编程思路和技巧,以此来证明这些技术确实是我自己所掌握的,而不是抄袭他人的成果。这样,您就能彻底打消疑虑了。”
老教授面带微笑地点点头,表示对这个题目很满意,接着说道:“好,那我就出一个题目:编写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能够实现简单的语音识别和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题目在 1994 年来说,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当时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际应用的案例可谓是凤毛麟角。然而,面对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