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颜色。陈朝阳熟练地操作着鼠标,将这些图形自由组合,创造出各种奇妙的图案和效果。
老教授们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们从未想过,计算机程序竟然可以如此直观、便捷地与用户进行交互。
其中一位研究了多年图形学的老教授,激动得几乎站了起来,他声音颤抖地说道:“这简直就是一场革命啊!如果这种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然而,考验远未结束。张教授面无表情地再次走到黑板前,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嘎吱”的声音,仿佛在预示着接下来的题目会有多么困难。随着他的笔触,一个更为复杂的题目出现在了黑板上:“现在,我需要你编写一个网络通信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个题目一出,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声。1994年的中国,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络通信技术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老教授们纷纷摇头,他们认为这个题目对于陈朝阳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过苛刻了。
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陈朝阳却没有丝毫退缩。他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双眼凝视着黑板上的题目,开始认真思考起来。他的脑海中,前世关于网络编程的知识如潮水般涌现。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要实现网络通信,需要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难题,比如网络协议的选择、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等等。
但是,陈朝阳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相信,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努力,一定能够完成这个挑战。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写下一行行代码。
时间在指尖悄然流逝,陈朝阳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舞动着,一行行代码如行云流水般涌现出来。
他首先构建了一个简洁而高效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模型,这个模型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两台计算机,使得它们能够相互通信。接着,他运用套接字编程技术,精心地编织着数据传输的通道,确保信息能够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准确无误地传递。
当他终于点击运行按钮的那一刻,整个机房都仿佛屏住了呼吸。两台计算机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默契地传输着数据,屏幕上的数字和字符如流星般快速闪烁。
“太不可思议了!”一位研究网络技术多年的老教授不禁失声赞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和钦佩,“我原本以为这个题目至少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