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的那些大德高僧,又怎么可能尊你一个小子为禅宗祖师……”
说到这里,青衣微微一顿,然后将文件中几个人名用笔圈了起来,“事关道争,人家无论如何针对你,其实都不为过……”
“是啊,自古以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佛家,涉及到正统道争,生死皆为小事尔!”
若离听到这里,不觉感慨了起来,随后有些担心的看向了青衣,“妹妹,这么说来,汉口如今恐已是龙潭虎穴,若是如此,不如请渔父中途转道上海,与北洋继续谈判,否则汉口的局面,恐怕便是相公与渔父的死局……”
“两位师娘说的对!”
王亚樵见若离如此一说,心里也有些担忧。
“我们在上海展示出来的力量,不仅让袁慰亭寝食难安,也让列强恨之入骨,这才有武汉设局这招棋,若是应对不当,师傅恐怕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是藏密的喇嘛,还是南禅一脉诸多宗门,恐怕都会与师傅不死不休!”
两人的指尖划过各自手上的电文纸,彷佛看到了昨夜的电波中,染满了警卫连的鲜血,若是杨猛带几名武圣去武汉,所要面对的杀局,必然远超那小股武卫军的剿杀……
“既然如此,那亚樵便回去拟电发给陈真,相公这边先让几位武圣做好准备,万一北洋那边态度强硬,要求在必须武汉谈判,恐怕渔父乃至国民党,都未必会顶住这个压力,无法转道上海……”
青衣斟酌了一番,决定做好最坏的准备。
此时之民国,虽从政治、军事乃至人文都远强于晚清,但比起其他列强,仍然非常孱弱,南北两派的腰杆都不够强硬,而有了列强支持的北洋,已渐渐没有了之前对革命党的顾忌,如今自然愈发强势。
几人吃过早餐,王亚樵便先回了中情局。
即便想要给陈真发报,也需得等到约定的时间。
然而众人并不知道,此时陈真和薛颠已带着保镖,护送渔父从武陵秘密潜入了巴陵。
巴陵县,最为着名之处,自然是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
此楼自光绪六年重建,一直保持着清代官式建筑的风格,三层飞檐逐级外伸,一层檐角饰凤凰,二层为龙头,三层则呈祥云纹。
岳阳楼坐东朝西,俯瞰洞庭湖,远眺君山岛,依托城陵矶港口,已成了南北水路交通之枢纽。
陈真和薛颠拱卫着渔父,在大年初一便从桃源启程,走水路过洞庭入巴陵,约定在岳阳楼与湖南军事厅厅长程潜碰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