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人不同),以图提高宝贵的加载载体账号和更为珍贵的登陆体的利用率。
而这也很快让神秘势力发现了,玩家连成员完全“没有条件”发现的,这种“完全沉浸游戏”带来的“线上线下”以及不同人之间的时间流逝异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名前后脚接班同一个加载载体账号并使用同一个登陆体进行工作的专业人士。
在登出后的身体检查和工作记录中反馈的“游戏内”工作时间差距极大,但现实世界两人的身体状态,又说明两人在现实时空保持仰卧状态(专业人士们采取的登陆姿势)的时间几乎相同。
甚至综合和两人一起工作的其他人的记录情况,还找不出任何可以验证的时间性bug。
按照智囊团首席分析师博华同志的说法就是:
“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但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还是只能承认‘潜入那个空间’——和玩家连成员以及军方人士依然愿意称接入薯条旅系统为“登入游戏”不同,从刚接入到现在,经历了数次欣喜若狂到背后发凉的心理过山车的理论研究人员们,已经开始下意识的用一些代称,来指代这个让他们觉得危险和机遇都极高的行为了。
虽然在很多复现的基础物理实验上表现出了完备的合乎现实的标准物理体系,
但在时间上,相对论效应极为明显但却无法确实观测,且对其他物理性质没有“影响”的情况。
当然我是说没有哪些玩意干扰的情况——研究人员已经明确认识到信念力量的存在和对客观现实的干扰。
让我们……(想不出合理词语,描述自身纠结心态的博华同志,在几番努力之后,只能做了一个鬼脸掩饰尴尬)
反正,那个,总之,放弃这种科学探索的可能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中心物理组决定建立一个时标来继续观测这个问题,散会。
物理组内部小剧场:
实验物理学家A:你们确定在“那个里”搭建的原子钟是可靠的?
理论物理学家B:那不是你们建的吗?至少这个钟现在运行的完全符合理论预计。
实验物理学家A:可是你们的理论错误现在都不能算科学探索的必要条件,只能算是日常打卡了。
(这里双方提到的理论错误是指在高速,高能,微观且高玄学浓度状态下的实验结果和现实时空不同,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