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他为老祖,其实就是老祖宗的简称。
\n
老祖今年七十岁,住在山坡那边的大李庄,李氏家族的祠堂就建在大李庄里。老祖家里有一百亩地,他在李氏家族不算很富有,但他是前清的秀才,在李氏家族里辈分又最高,为人处事又比较公道,因此李氏族人推举他为族长。
\n
旧时农村田地山林的所有权分为公有和私有两类。私有的田地山林属于各家各户,以地契表明所有权归属,所得收入归个人所有;公有的田地山林属于家族共有,也就是俗称的族田、学田、义田等,所获得的收入用于这一姓氏的祭祀、兴学、赡养鳏寡孤独、修桥补路等家族公共事务。
\n
族田由族长管理,只有他才有权决定土地租赁和买卖。村西头的荒坡叫馒头坡,正是属于族产,所以李万全想买的话必须要老祖同意才行。
\n
正在这时,周德中弹棉花“踢、踢、踢、嘣-嘣-嘣”的声音在村中响起来,新一轮纺纱又开始了。
\n
刘秀珍她们快速的收拾碗筷,晚上她们还要加班。
\n
刘二花想到一个问题,问李青林:“青林,咱要不要多加点人手,从外村请人来纺棉?毕竟人手多了咱们挣钱也多些啊!”
\n
李青林摇头道:“婶子,今天我们去镇上卖纱,那收纱的还问咱们怎么有这么多纱,我说是从咱全村各家各户收来的。要是公家人知道咱家纺纱规模这么大,那些捐啊税啊,还不都摊到咱家头上?再说了,如果咱们声势太大了,让那些蹚将知道咱们这么挣钱,还不把咱家全踏平了啊?”
\n
刘二花点头说:“青林说得在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秀珍,三丫,待会去纺纱的时候嘱咐她们对外说是各家各户单纺的。要是真被公家人收了捐税,咱纺一斤棉的工钱只能发五个铜圆了,弹一斤棉的工钱也对半。我才不信她们不想多要工钱呢。”
\n
刘秀珍和卫三丫点头称是。
\n
李青林不禁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