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他忙问李青林:“青林,你那天说咱家买地的事,我想了想,也就村西头馒头坡那荒坡地咱能买得起。可那块地是坡地,那里地很瘦,连野草都不爱长,你看咱能买么?”
\n
李青林道:“咱把坡地蹚成梯田,再垫肥土下肥料,几年下来就成了好地。其实瘦地也能种红薯啊,红薯是粮食,红薯藤还能喂牲口。”
\n
李万祥接口道:“青林说得在理。红薯这玩意是个好东西,前几年我在卧牛山区做木工,那个地区的人主要种红薯。要说红薯可是个好东西,它耐旱耐贫瘠,产量还高,一亩地可以产一千多斤红薯;红薯可以当饭吃,还能做粉条、做糖、酿酒,红薯藤是喂牲口的好料呢!”
\n
李万全说:“前几天我在村西头的那片小土坡上挖了几锹,原来那地方是马眼土,怪不得不长东西呢!要是把那里买下来再蹚成好地,要下不小的功夫呢!”
\n
马眼土是本地农民对一种没有完全风化好的土壤的俗称,这种土很硬,很难挖开;它由一小块一小块球状土块组成,小土球黄色夹点褐色,大小正好和马眼那么大。这种土没完全风化,氮磷钾含量极低而且不保水。馒头坡就是这样的土,所以连野草都难以生长。
\n
李青林笑道:“这么差的地肯定没人愿意要,那咱买的价钱肯定低。反正咱有的是力气,多花点功夫多挑点河泥塘泥,再花点本钱下点肥料,再差的地也能蹚成好地!”
\n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喜爱是根深蒂固的,置房子置地是一个传统农民的最大梦想。馒头坡的地虽然是瘦地,但毕竟也是土地啊!“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给人打短工蹚了一辈子地的李万全兄弟俩对这句话最有发言权,再赖的地只要下苦工,也能变成良田沃土!
\n
李万全、李万祥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李万祥一拍桌子,大声道:“说得好,咱就买这块地!万全,明天咱俩到老祖家去,要是他出价合适,咱每家都买它个几亩!”
\n
老祖其实不姓祖,而是姓李,他是李氏家族的族长。因为他辈分高,年龄长,地位显赫,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