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李青林把灯盏拿下来,放到一个大小深浅合适的土陶盘子上,再将灯盏底下盘子里注满水。灯点燃了,油温传到水里,水挥发得快,灯盏里的油温就低,桐油减少挥发,油就省下来了。使用这种简单的省油灯需要经常注意灯盏下面水面高度,一旦水面过低就必须加水。
\n
改进后的省油灯经过实际使用,虽然达不到陆游所说的“可省油之半”,但是起码省油三分之一以上。
\n
这种简易的省油灯一经出现,立刻受到了主妇们的欢迎。心灵手巧的钱家二小子钱多贵参考李青林的省油灯,用铜皮制作出铜制的省油灯卖给富户,还小小的赚了一笔钱。
\n
正月是冬闲时节,地里没什么农活干。女人们都在日夜加班纺棉纱,李家男人们也没闲着。李万全、李万祥、李青林把后山洼的桐籽都悄悄捡了回来,因为小叔的房子被占用了,他们把桐籽放到李青林家,男人们抓紧时间把桐籽都剥出了仁。
\n
因为这些桐籽是偷偷从王常善家林子里捡来的,他们不敢大鸣大放地送去榨油。等“破五”以后,三个男人分头多次将桐籽送到不同的油坊卖掉。
\n
因为最终收获的比预计的多些,全部桐籽送到油坊后,除了因为晚上要点灯而换回十斤桐油,还卖了三十一个大洋,并拉回二百多斤桐籽饼。
\n
李万全、李万祥得了这么多钱又得了这么多桐籽饼,心情非常高兴,李万祥高兴之余拿出一个大洋奖励给李青林。两家把剩下的三十大洋、桐籽饼、桐籽壳平均分了,李万祥也将五块钱的纺纱股本金还给了李万全。
\n
正月初十晚上,四十斤皮棉全部纺成了棉纱。
\n
正月十一一大早,李万祥、李万全和李青林到镇上付了上次“讨”的皮棉、铁钎、笋壳钱,卖掉棉纱,再买回四十斤皮棉。
\n
拿到纱钱,李青林算出这次纺纱扣除原料成本后获得九百六十六个铜圆,其中四百铜圆是女人们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