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明朝的公信力,所以明朝无法像东晋和南宋一样,偏安东南。
\n
大唐只所以可以在唐肃宗时期,匹马兴唐,实现大唐中兴,依靠的还是大唐的公信力。如果不是李隆基作死,透支了朝廷的公信力,唐朝也不至于如此凄惨。
\n
陈应来到这个时代,现在终于想通了,他自立为王,完全没有前途。拥兵自重在唐太宗时期也是找死,那么不如发展钱庄,只要钱庄发展好了,钱庄的规模能够继续扩大,甚至发展到吸纳公众存款的程度,那陈应手中可以调用的资源,将远远超过自身财力的限制。
\n
同时,掌握着一国的经济命脉,陈应也等于身上多了一个护身符。银行运营模式透彻的这就是陈应可以叫老虎的底气。
\n
李秀宁没有想通陈应为什么要建立钱庄,但是对于陈应看穿李渊的瞒天过海之计,还是非常欣喜的。李秀宁道:“现在不急,驰道你先修着,能修多少就修多少,反正就是为了麻痹王世充与李轨的。”
\n
听到这话,陈应总算明白了李渊的真正用意。
\n
事实上,李秀宁想差了,陈应根本就没有猜测到李渊的真正用意,他的目的就是想利用钱庄可以有限透支的方式,准备先把驰道修建起来,再利用驰道货运成本低廉的特点,诱惑大唐商贾参加修建驰道工程,这样以来,就可以慢慢形成四通八达,通向全国的驰道系列。
\n
陈应点点头。
\n
李秀宁眉宇间隐隐透着焦虑。
\n
陈应望着李秀宁疑惑的问道:“公主殿下,您还有什么心事?”
\n
李秀宁道:“陈郎,你也别公主,公主的叫了,怪生份的,叫我三娘吧!”
\n
陈应闻言又是一喜,古代不比后世,上下尊卑有别,李秀宁虽然是女人,但是她却是公主,是君。而陈应只是臣。现在李秀宁能抛开身份上的尊卑,显然内心里已经接受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