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学的年轻人,性格跳脱,技术经验可以说完全没有,哪怕让他们一板一眼的程序化的做,也难免有许多的问题出现,这是十分消耗情绪的事情。
譬如小警察成了老警察,小医生成了老医生,小老师成了老教师,他们的情绪就是被消耗掉了,所以相当一部分人的态度不好。谁问一句,总是显露出不耐烦。
如果王言还是三十岁的时候,他是会骂的,急眼了搞不好都会动手,但他已经奔着两千岁去了,他真的很有耐心……
另一方面,他也曾做过教师的工作,也会教人。
他的情绪一点儿都没有被消耗,还是很安逸的。在白店村,他每天就是检查检查进度,再根据各种成品的问题,将学徒们拉过来教导一番,而后便是悠哉的喝着罐罐茶,处理各种家具最后成型的工作。
在他的主导之下,及至腊月二十号的时候,送出去四十六件大小不一的新柜子,二十三件翻修的柜子,一百三十八个小炕桌。
至此,前后也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而已,连工费带着木料的差价,共赚了三百多块钱。
这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时间发酵,接收了成品的人家的展示,尤其是已经到了过年的时候,各家都走亲戚,到时候更是一波口口相传,订单量肯定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增长。
这三百块钱是纯赚的,计划体制的优点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就是劲往一处使、人工不算钱。
王言带着一帮半大小子做出来的,大队顶门立户的汉子们每天最少都得走五十里路,将家具挨家挨户送过去的。
尤其刚开始的木料送过来,是先送到十里外的林坪,白店大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再算上牲口,真是人扛驴拉,将几十吨的木料从林坪运到了大队里。
这些全都不算钱,大家还干的热火朝天。
当然大队的公账,是属于全体白店大队人民共同所有的。
在腊月十六这一天,老老刘主持召开了大队会议,大家一起盘算了账目,而后老老刘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
总结下来就是,目前是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要预留来春耕种的费用,要还公社采买木料的欠款,能花的钱不多。但忙活了这么久,也终于见到了希望,这个年还是要好好过的。
经过全体人民一致表决同意,除了大队的两头猪,再买两头猪回来,另外再杀四只羊。
因为好生活是王言带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给王言一条猪后腿,一只羊的下水,剩下的肉上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