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人群中72%反感被AI'监视',但85后子女里91%认为远程监测很有必要。这中间的平衡点在哪里?"
张桂兰的智能拐杖突然发出提示音,女儿发来视频请求。她皱着眉挂断:"平衡点就是别把我们当小孩管!我邻居李大妈,她儿子给她门上装了人脸识别,说防止她走失。结果李大妈现在连下楼买根油条都得跟儿子报备,这叫什么事儿!"
"那万一真走失了呢?"周宇航反问,"我同学的爷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就是靠智能鞋找回来的。科技是工具,关键看怎么用。"
讨论像滚雪球般热烈起来。林晓雯在白板上记录关键词:"自主权"、"安全感"、"隐私边界"、"技术依赖"。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字上移动,仿佛在给这些抽象的词语镀上时间的刻度。
第二杯茶:社交媒体的真实困境
茶歇时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周宇航教张桂兰用手机扫描茶点上的二维码查看成分,而张桂兰则手把手教陈雨菲如何把湿纸巾折成小方块。林晓雯悄悄打开录音笔,捕捉着这些计划外的互动。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个。"林晓雯切换幻灯片,屏幕上弹出两张图片:左边是老人聚在公园长椅上晒太阳,右边是年轻人在咖啡馆各自刷手机。
"我孙子吃饭的时候都抱着个平板,"王建国叹了口气,"问他学校的事,说'朋友圈都发了',我哪会看那玩意儿。"他掏出个老式翻盖手机,"我这手机只能打打电话,挺好。"
"王爷爷,朋友圈不全是没用的东西啊。"陈雨菲举起手机,"我外公在老家种橙子,我帮他开了视频号,现在好多人直接网上下单,比以前跑集市轻松多了。"
争论很快转向更尖锐的话题。张桂兰说起小区里的赵大爷:"天天转发那些'震惊体'文章,说吃香蕉致癌,喝白酒抗癌,谁说都不听,还说'网上专家说的'。"她突然提高音量,"最可气的是上个月,他看了个视频,偷偷给骗子转了三万块,说是什么区块链投资!"
周宇航的脸红了:"那些谣言我们年轻人也烦。但您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在B站学修家电,在知乎看历史科普,这些都是正经知识啊。"他顿了顿,"而且您知道吗,现在很多老人沉迷短视频比年轻人还厉害。我奶奶每天刷到半夜,说'那些小姑娘跳舞真好看',劝都劝不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话让几位老人陷入沉默。六十七岁的赵秀莲小声说:"我是怕跟不上趟。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