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火星探测器数据,“我们曾以为在火星车着陆器上刻下的地球图像是友好示意,直到发现那图像在某些光谱下呈现出类似掠食动物的轮廓。不同文明的符号系统可能存在致命误解。”
实验室的玻璃墙外,记者们已经架起长枪短炮。头条新闻的标题刺痛了陈望舒的眼睛:《中国科学家欲突破星际伦理红线?》。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冰岛参加的星际通信伦理研讨会,那位因纽特长老摸着海豹皮大衣说的话:“在我们的传说里,对着冰原大喊的人,既要准备迎接朋友,也要准备面对暴风雪。”
“投票系统已经激活。”伊娃的声音缓和下来,“全球782位具备星际通信资质的科学家将在48小时内完成投票。在此期间,你们可以完善信号内容,但绝不能擅自发射。”
林夏突然惊呼一声,她的终端收到了来自国际空间站的数据流。欧洲航天局刚刚发布公告:他们的“雅典娜”探测器在希望星轨道发现了疑似人工建造的环形结构。
“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陈望舒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那可能是外星文明的空间站,他们或许正在等待我们的信号。”
伊娃沉默了片刻,调出环形结构的光谱分析报告:“更可能是自然形成的硅基结晶环。但我同意这增加了信号的价值——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谨慎。”她点开全球科学家数据库,中国有108位符合投票资质的科学家,“你们可以向他们陈述发送信号的理由,但不能施加任何影响。”
接下来的48小时,陈望舒和团队成员几乎没合眼。他们制作了三十分钟的演示视频,详细解释信号的编码逻辑:用脉冲星频率作为“宇宙时钟”,以碳元素的核磁共振频率作为“生命密码”,最后用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共振周期组成“邀请函”。
“我们必须强调,信号里没有任何关于武器、能源或资源的信息。”林夏在视频结尾加上了一段蓝鲸的歌声,“动物的声音最能体现非攻击性。”
投票开始后的第一个12小时,支持率只有37%。反对票主要来自SETI的老科学家们,他们经历过1984年的“Wow!信号”事件——那个持续72秒的强信号至今无法解释,却让人类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陷入被外星文明监视的恐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害怕重蹈覆辙。”陈望舒看着实时更新的投票地图,北美地区的反对率高达61%,“但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有完整的应对预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