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譬如昔日太子朱標的老师,就是皇帝朱元璋亲自选定宋濂、刘基等人,根本没在朝堂上商议,太子择师都这般,两个皇孙择师,这种事情还拿到朝堂上来说?
\n
朱元璋脸色有些不好,他注视著这名臣子,心中思索著此人今日难不成是脑子出现了问题,在朝堂上提这种事情?亦或者是新的官员不懂规矩?他刚想动怒,却忽然目光一闪。
\n
確实需要一位合格的老师。
\n
当然,不是给朱允炆、朱允熥准备的。
\n
而是给他的大孙子朱雄英准备的。
\n
等乖孙的病被治好了,不就需要一位老师了吗?他这个当爷爷的提前给乖孙找找老师,说不定乖孙恢復过来还会觉得高兴呢。
\n
“此事虽不该在朝堂上议论商討,不过既然提起,诸卿就说说,该请哪位先生大儒为皇孙师傅吧。”朱元璋缓声道。
\n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既然陛下有令,那他们不妨也就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適的人选,当然了也有怀著心机的,准备把和自己交好的人安排到其中。
\n
甚至,此时淮西、浙东两系的不少官员,更是极其看重这件事情,毕竟往往皇孙身边的老师,日后都是朝堂中的重要力量,如今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病,危在旦夕,说句难听点的话,早晚就是个死,那么未来的皇太孙只能在朱允炆、朱允熥两人之间定夺。
\n
哪一方能胜出,暂且看不出来,朱允炆的机率其实更大一些,可不管哪一方能胜出,提前安排好老师,则无异於是提升了自己所属一系的政治力量。
\n
“臣倒是有个想法,坦甫先生刘三吾,此人虽未入仕,可名气想必诸位都知道,坦甫先生元末时避兵广西,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其时文名已盛,而今堪称当代大儒。”
\n
“刘三吾家世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