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將制度的大致好处和规划说了一番,具体实施方案、细节等等,都没有说个具体。
\n
“看来是科举当日,滕毅和范敏两位主考官知晓了科举舞弊这件事情,因此太过匆忙了,未能写的全面。”朱標思索道。
\n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面色微冷,“什么太过匆忙了,他们俩这是故意藏著掖著,想让咱主动去问他呢,这样的话,他们两个就有足够的时间,给咱讲清楚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两种制度的实施方法和细节了,不就有了保命的机会?”
\n
因为出身原因和曾经经歷过的种种事件,朱元璋更喜欢將官员的所作所为想的具有『目的性』一些,想的更坏一些,这源自於他內心深处对於官僚的厌恶。
\n
“但不得不说,范敏和滕毅两人確实有不错的能力,这两套制度確实让咱惊为天人啊,若是用在明朝,足以让大明多延续国祚两百年!”朱元璋说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数字,当然了他內心中清楚,这两种制度用在明朝,估计每种制度能延续国祚五十年就不错了。
\n
可谁不希望寄託於美好中呢?
\n
“咱承认,他们两个的主意,確实让咱没有那么想杀他们了。”朱元璋喜欢人才,更懂得如何用人才,滕毅和范敏这两位官员在朝堂中,倒是影响力没有那么大,做事也规规矩矩的,若是科举舞弊案中,確认没有他们两个的参与,凭藉这两条政策,確实可以饶了他们的命。
\n
“毛驤,你去將今日的考题试卷也拿过来,咱想看看。”
\n
科举考试总共九日,朱元璋方才查阅这第一日的考题中,发现了一个更改的制度。
\n
原本科举的九日,共分为三场,每场三日,每场只有一个考题。
\n
而今年的科举,在滕毅和范敏的更改下,虽然依旧是九日科考时间,每场三日,可每日却都有一道新的考题。
\n
今日是科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