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叶煊对於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他若记得没错的话,原本歷史上洪武十八年乙丑科是明朝恢復科举后的首次会试,共录取进士四百七十二人。
\n
而此次会试中,有多位人物在靖难之役和明代政治史上留下重要印记。
\n
其中大名鼎鼎的,自然就是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位了。
\n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科考成功录取者称之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成功,录取者称之为『贡士』。
\n
黄子澄是这一年录取举人四百七十二人中的第三名,称之探。
\n
其在建文帝时期任太常寺卿、翰林学士,是建文削藩核心策划者,力主削除燕王朱棣势力。
\n
靖难之役中任平燕將军,战败后被朱棣处死,诛十族。
\n
然后就是齐泰了,其是二甲进士,同时是洪武十七年应天乡试解元第一名,后来在建文帝时期任兵部尚书,其主持削藩,擬定逮捕朱棣计划,因泄密失败。
\n
齐泰在南京城破后逃亡,被俘后不屈而死,家族诛灭。
\n
除了这两位比较有名的人物,这一年还有练子寧、卓敬、景清、陈迪等知名人物。
\n
练子寧是这一年会试中的榜眼,在建文帝时期任吏部左侍郎、御史大夫,因靖难之役中拒绝投降朱棣,痛斥其篡位,被割舌凌迟,家族一百七十七人遇害。
\n
其临刑前以血书“成王安在”四字。
\n
卓敬是二甲进士,建文帝时期任户部侍郎,后来建议將朱棣迁封南昌以削弱其势力,未被採纳;朱棣登基后劝其效仿周公辅政,被诛杀,抄没家產仅搜出书画。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