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学的星光长廊里,新铺的荧光石地面在夜色中亮起,组成蜿蜒的河流图案。三十七块不同年代的钢笔碎片嵌在“河床”里,从1987年父亲钢笔的残片,到2026年孩子们的钢笔尖,荧光在黑暗中流转,像墨水在时光里缓缓流淌。
“林老师,您看‘河水’会写字!”夜游活动的小向导举着紫外线灯跑过来,灯光照在荧光石上,地面浮现出淡蓝色的字迹——是父亲那封信里的句子,随着“水流”缓缓移动。“赵老师说这是‘时光的笔迹’。”女孩指着“河水”的尽头,“它会流到云南,和那边的‘向日葵河’汇合。”
云南的“星光花田”直播画面出现在长廊的屏幕上。母亲带着孩子们用荧光颜料在花田里绘制图案,希望小学的钢笔河流与云南的向日葵花海在虚拟空间里交汇,形成巨大的“信”字。“小向日葵的妹妹是总设计师。”母亲对着镜头笑,鬓角的白发在荧光里泛着银辉,“她说要让两地的星光在夜空里拼出完整的故事,就像1987年的碎片,现在终于拼成了画。”
老陈的全息影像在长廊中央讲解“星光与笔迹”的关联。影像里的老人将父亲的钢笔放在星图上,笔尖的影子恰好落在猎户座的腰带星上:“你们看这笔尖的角度,和星光照射的角度完全一致。”他忽然指向屏幕外的老槐树,“这棵树的影子在夏至那天,会形成‘正义’二字,是你父亲当年计算好的,说要让星光当证人。”影像消失前,老人留下个虚拟的星光瓶,里面装着1987年的星光,“他说最亮的星星,都是守护过别人的人变的。”
张岚带来的“法律星光灯”被安装在长廊两侧。灯柱上刻着微型法律条文,夜晚亮起时,条文的影子会投射在“河流”上,与荧光字迹融为一体。“这是‘星光下的正义’。”张岚打开开关,光影在地面流动,“就像1987年的案件,最终在阳光下得到公正的判决。”
长廊的“时光邮筒”前,孩子们正投递写给星星的信。信纸上用荧光墨水写着愿望,投入邮筒后,内容会实时显示在云南的对应邮筒上,两地的信汇总后,由AI转化为星图投影在夜空。“我希望星星能把信带给林叔叔。”最小的男孩踮着脚投递,信纸上的字迹与父亲信里的某句话重叠,投影在夜空时,形成明亮的星点。
赵峰研发的“笔迹星光仪”能将字迹转化为星图。孩子们写下的字经过处理后,会在穹顶投影出对应的星座,其中“希望”二字的星座,与父亲星图笔记里的救助路线完全重合。“你父亲当年说,救助路线要像星座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