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那位张阿姨,当年只是个小学生,却敢把账本藏在书包里,躲过坏人的搜查。”
张岚笑着站起来,手里举着那支旧钢笔:“这是陈校长送我的,她说遇到困难时,就想想钢笔尖的方向——永远要朝着真相。”她从包里取出本法律手册,“现在这本手册有了新故事,上周咱们学校的孩子们用它帮邻居解决了宅基地纠纷,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课后,林砚之在紫藤萝架下整理孩子们的“英雄信物”。最小的那个男孩踮着脚,把自己的铁皮青蛙放进盒里:“这是赵老师修好的,他说勇敢不只是打架,还包括帮别人修东西。”他指着青蛙底座的刻字,“赵老师说这是‘1987年的手艺’,和当年修课桌的方法一样。”
暮色降临时,林砚之收到老陈的短信。老人今天出院,护工拍了张他在希望小学门口的照片,轮椅旁放着那盆云南寄来的向日葵,花盘正朝着教学楼的方向。配文写着:“你父亲说过,春天是用来播种的,不是用来怀念的。”
林砚之忽然想起父亲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没有字迹,只有片干枯的紫藤萝花瓣,夹在1988年4月的日期旁。她曾以为那是随手夹的,现在才明白,那是父亲看着学校里的第一株紫藤萝开花时,悄悄留下的春天。
第二天清晨,林砚之在操场边种下新的紫藤萝苗。赵峰帮她扶着树苗,张岚在旁边松土,陈校长撒下花肥,老陈坐在轮椅上指挥:“往左点,当年你父亲就喜欢在这儿看书。”孩子们围着树苗唱歌,歌声里混着紫藤萝的香气,像个温柔的约定。
树苗栽好时,林砚之将那枚完整的警徽挂在枝头。阳光穿过警徽的纹路,在地上拼出个小小的“林”字,与父亲工作证上的标记一模一样。她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把往事锁进博物馆,而是让那些勇气与善良,像紫藤萝一样,在新的土壤里扎根、开花。
云南的来信越来越多。孩子们在信里说,他们学会了用钢笔写举报信模板,说要像林叔叔那样保护弱小;母亲寄来照片,说赵峰在云南盖了新的图书馆,里面专门设了“正义书架”,摆满了老陈寄去的刑侦故事;张岚发来消息,说1987年的案子被编成了普法剧,下周要在希望小学首演,让她一定来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首演那天,操场被孩子们布置成了剧场。舞台背景是孩子们画的1987年雨夜,穿警服的小演员举着用硬纸板做的“证据袋”,躲在草垛后面,眼神里满是认真。当“坏人”冲上台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