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照金山,星空面显露出星瞳启动星港的瞬间,第三面则正在记录星念种下双生之树的画面,像块自动更新的历史硬盘。
“是‘文明的镜子’。”星晚的指尖触碰水晶时,父亲的胶片机突然在背包里震动,吐出张从未见过的照片:年轻的父亲站在第三家园的双生森林里,身边是第一轮回的播种者,两人正用藏语和星际通用语讨论着什么,背景里的格桑花已经长到齐肩高。照片背面的字迹,同时有父亲与播种者的笔锋:“当镜子照出所有家园的笑脸,说明我们走对了路。”
第九轮回的“三角庆典”上,星念启动了“记忆水晶”的投影功能。三个家园的影像在观测站的穹顶交织:地球的孩子们在雪山邮筒旁放风筝,风筝上印着星轨图;“新家园”的船员正在跨星邮筒前合影,背景里的共生之树已经能遮住半个星港;第三家园的双生森林里,12个文明的孩子正围着记忆水晶唱歌,歌词是用12种语言共同编写的《我们的家》。
庆典的高潮,是星念揭晓“第四家园”的坐标。这个新发现的星球位于三角星图的中心,表面覆盖着能同时适应三个家园生命的“共生大气层”。当第一艘移民舰出发时,星念在每个船员的行囊里都放了片三重花瓣:“这是三个家园的祝福,也是提醒——无论到哪里,都要记得自己来自何处,又与谁同行。”
星念的第一本《差异赞歌》出版时,他选择用孩子们的信作为序言。书里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12个文明孩子对差异的理解:硅基孩子说“晶体的反光能让格桑花更鲜艳”,液态种族的小姑娘写道“我们的潮汐能帮松树扎根更深”,星念则在最后一页画了幅画:三个不同肤色的孩子手拉手,脚下的光带组成个完整的圆,旁边写着“不同让我们完整”。
跨星邮筒的铜铃声在第三家园的雪夜响起,这次是星念写给“第十轮回守护者”的信。信封上贴着片三重花瓣,里面是张三角星图,每个顶点都标注着新的发现:地球的经幡里藏着星轨密码,“新家园”的星轨中能解读出雪山歌谣,第三家园的双生植物正在记录这一切,像台天然的宇宙记录仪。
信的末尾,星念画了个小小的婴儿,躺在由三个家园光带编织的摇篮里,脖子上戴着与他同款的双生松果项链。“每个孩子都是新的坐标。”他写道,“他们天生就懂得如何爱不同的家园,我们要做的,只是别用偏见挡住他们的眼睛。”
当信寄出的瞬间,记忆水晶突然投射出未来的画面:第十轮回的孩子们正在第四家园的土地上,种下从三个家园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