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册与两人力不从心的窘境,话语间特意提到某些只有户部老吏才懂的繁琐流程。陈尚书听得频频点头,皱纹里都透着欣慰。这并非虚言,林淡确实有心想要强国,但没什么切入点,也没想好怎么做,这次面对如山的账册,他深感现行核算模式的弊端,也正是在这繁重的工作中,改革的灵感如星火般迸发。
"后生可畏啊!"夏尚书突然抚掌赞叹,雪白的胡子随着摇头晃脑的动作轻轻颤动,"如此经世之才,拜在陈尚书门下实在..."他故意拖长声调,浑浊的老眼却精光四射,"老臣观林大人胸有韬略,正该入我吏部研习铨选之道才是!"
他的语气中满是遗憾,仿佛已经预见林淡若拜入自己门下,将在仕途上绽放出何等耀眼的光芒。在此之前,他从未过多关注这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只当是陈尚书培养的户部接班人,可今日看过林淡的奏疏,那完备周全、无懈的改革之策,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陈尚书一听,怒目圆睁,“夏尚书此言差矣!难道户部就不重要了吗?林大人是老夫的徒弟,你想要徒弟物色别人去!再说了你那么多徒弟,还没一个能接你衣钵的吗?连老夫唯一的徒弟都要抢!”在他心中,林淡不仅是得意门生,更是自己精心培养的户部未来栋梁,怎能眼睁睁看着被他人抢走。
刘太傅也不甘示弱,缓缓开口:“皇上,依老臣愚见,小林大人可以跟着老夫学一学,这严谨的思维不修法可惜了。”他曾做过刑部尚书,深知严谨思维在律法之道上的重要性,在他眼中,林淡若是投身律法领域,必能大放异彩。
大学士福培之见状,赶忙抓住机会,“依臣看,小林大人应该入翰林院修书立说,也是继承祖父遗志了。”他知晓林开升夙愿,认为林淡进入翰林院,既能传承家族文脉,又能为朝廷编撰典籍,实乃一举两得。
陈尚书正要据理力争,反驳众人,却见皇帝轻咳一声,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看来诸位爱卿对此奏均无异议?”皇上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林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宽大的衣袖下,双手紧握成拳,掌心沁出细密的汗珠。成败在此一举,只要无人反对,这凝聚自己心血的改革之策便能顺利推行。
死寂中,林淡方佛能听见自己血液奔涌的声音。短暂的沉默后,无人出声反对。林淡心中狂喜,表面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他深知,这次赌赢了。他知道这些老狐狸们的心思——工匠入仕不过是个工具,只要不触碰科举正途,不威胁士大夫地位,何乐而不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