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黛玉的对话。
自从公婆从苏州归来,三日内便有两日夸赞林家姑娘,她起初只当是夸大其词。今日亲眼所见,才知这小姑娘确实名副其实。韩氏心中暗自思忖,公公的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传瑛作为嫡长孙,未来承袭王位是板上钉钉的事。除了皇室公主,寻常人家的女儿论身份地位都比不上儿子。因此,她更看重未来儿媳的品性与才学。
“曦姐姐平日都做些什么?”萧传瑛兴致勃勃地追问,眼中满是好奇。
还未等黛玉开口,林晏便迫不及待地抢话:“小世子,我姐姐可厉害了,白日跟着朱先生学吟诗作对不说,琴棋书画也不在话下。姐姐做的诗,连先生都赞不绝口呢!”
萧传瑛眼睛一亮:“正好,府中师父也正教我和晏弟作诗,今日天气正好,我们以一炷香为限,各作诗一首如何?”说着,也不管林晏瞬间垮下来的小脸,便兴致勃勃地吩咐小厮拿来笔墨纸砚。
沉香袅袅升起,青烟在雕花铜炉中蜿蜒盘旋。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黛玉率先搁下笔,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既然我是姐姐,那就从我开始吧。《四月即景》新萍碎影蘸垂杨,半枕流波半倚廊。敢向东风争一席,已分鳞隙驻韶光。”诗中既有少女的灵秀,又暗含不甘平凡的傲气,字字句句如春水般潺潺流入众人耳中。
萧传瑛不禁赞叹:“曦姐姐写得真好,这么一比,我这首逊色极了。《四月见春》曲岸风回柳线斜,乍逢人面映桃花。游鱼忽散还相聚,啄碎浮光戏浅沙。”
黛玉微微颔首,眼中带着真诚的欣赏:“游鱼忽散还相聚,啄碎浮光戏浅沙。这两句灵动鲜活,充满意趣,我很喜欢。”
世子妃韩氏精通诗词,此前听公公夸赞黛玉诗才出众,甚至不像个四岁孩童所作,心中还存着几分怀疑。此刻亲眼见证,才知天赋灵性这种东西,当真是与生俱来,与年龄无关。
再联想到林父是探花郎,叔叔新晋状元,书香门第的底蕴果然非同一般。她目光在黛玉和崔夫人身上来回打量,心中暗自思量,看林家这情形,似乎根本不知忠顺王府的心意,也未有丝毫联姻的打算。再看儿子那副满心欢喜的模样,只怕这段姻缘走向还未可知,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日后得对林晏更加用心才是。
另一边,林晏却满心委屈。他知道姐姐诗才卓绝,可平日里一同上课的萧传瑛,怎么今日写诗也如此出色?他攥着自己的诗稿,小脸涨得通红,迟迟不愿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