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却拒绝了父亲安排的官职,自请来到兵器坊。此刻他正指挥工匠改进弩机,试射的箭矢穿透百步外的木靶,深深钉进后面的土墙。
"孟公子,军事学堂的学子们来请教了。"门外传来通报声。
孟明视擦了擦手上的炭灰,快步走出作坊。三十名少年郎身着戎装,整齐地跪在院中,为首的少年高声道:"请公子传授阵法!"
夕阳的金辉洒在少年们黝黑的脸上,孟明视忽然想起父亲的话:"秦国的将来,不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在他们眼里。"他转身取来沙盘,拾起树枝划出锋矢阵的图形:"打仗不止靠勇力,更要知天时,明地利......"
三、学堂与田垄间的星火
三个月后,咸阳城外的军事学堂已成规模。青砖砌成的演武场上,孟明视正指挥学子们演练阵法。他手持令旗,一声令下,少年们迅速变换阵型,时而如雁阵展开,时而如长蛇游走。
"左翼稍慢!"孟明视吹响号角,"敌军若从侧翼突袭,你们这速度就是等死!"
一名身材瘦小的少年涨红了脸,咬着牙加快脚步。他是孤儿,因力气大被选入学堂,此刻却不慎绊倒,带倒了身旁两人。
"起来!"孟明视厉声喝道,"战场跌倒,没人会扶你!"
少年们爬起来继续操练,汗水浸透了粗布战袍,却没人敢吭声。忽然间,场外传来一声赞叹:"好一个锋矢阵!"
众人回头,见穆公正站在观礼台上,身后跟着百里奚和蹇叔。孟明视连忙行礼,少年们却仍保持着阵型,目光灼灼地望着君王。
"那个绊倒的少年,叫什么名字?"穆公指着刚才跌倒的身影。
"回君上,他叫杜回。"孟明视答道。
穆公走下观礼台,亲自扶起杜回:"刚才为何绊倒?"
"鞋带松了......"杜回的声音细若蚊蚋。
"那为何不系紧?"穆公反问,随即温和地说,"明日起,每人备两双鞋,战前检查三遍。记住,细节能定胜负。"他转向众人,"你们都是秦国的利剑,既要锋利,更要坚韧。"
当日傍晚,杜回在营房里缝补鞋子,孟明视走了进来:"君上让人送来了新麻线。"他蹲下身,"知道今日为何不罚你?"
杜回摇头。
"因为你跌倒后立刻起身,没有耽误阵型。"孟明视拿起一只鞋,"这就是军法里说的'败而不溃'。"
窗外的月光照进营房,少年们的鼾声此起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