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王婆婆是极好的养气功夫,若非旁人欺凌上门,她的情绪往往很平稳,元娘很少看见她这样失态。
\n
她现下怨愤的模样,仿佛是另一个人。
\n
元娘能感受到阿奶在多年隐忍后,仍旧刻骨的恨意。
\n
也是,谁能不恨?
\n
家财丧尽,独子壮年而亡,本该是在汴京享锦衣玉食的孙女孙子沦落乡野,她自己更是受了许多苦楚,日日有做不尽的农活,手上的水泡磨破出血,结痂,而后又生出水泡,如此往复,最后生出粗粝的厚茧。
\n
她手上许多道柴刀刮出的伤口,早已不再流血了,可划痕永远割在心口,难以磨灭。
\n
甚至是元娘自己,她在听到王婆婆所言时,亦是整个人如被定住,战栗着而无法喘息。
\n
“构陷?”元娘努力呼吸,抵抗着窒息感,艰难开口。
\n
王婆婆点头,一双老眼深邃锐利,彻底摒弃了市井老妇的外皮,尽显睿智,“你爹是一甲探花,正正经经的进士及第,初入官场便逢先帝恩赏,授予大理评事一职。
\n
“因年少得志,满腔热忱地施展抱负,又有你已故祖父留下的荫蔽,他很快就升职了,未及而立便做了大理寺丞,一时风光无俩,人人皆赞他年轻有为,来日说不准封王拜相。直至,你爹经手了一桩贪墨案,那桩贪墨案非同小可,事关军中辎重,甚至影响了北边的战局。上报到大理寺时,已是板上钉钉的铁证。
\n
“可你爹察觉有异,那位被诬陷贪墨的将军,与你祖父乃是莫逆之交,多年袍泽兄弟,为人忠直刚正。你爹便开始探查此案,却发现所谓铁证,疑点重重。还未及把证据上呈,针对他的弹劾接踵而至,说他疏于职守、贪墨敛财,罗列罪名,一路被贬,直到做起那小小县丞,再也掺和不进此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