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文修不必为束脩苦恼,还能在汴京有住处。他能如此年轻便考中举子,除了他自己有天资肯勤勉外,泰半是受了魏家恩惠的缘故。
\n
寻常人家能出一个举子,夜里做梦都要笑醒,而魏相公家里,可是能凑齐一个雅间座位的。
\n
在元娘偷偷记下文修透露出的脾性、喜好、家境时,文修正与王婆婆闲话田间事,情绪颇为高昂,激动不已,连声都高了两分。
\n
“对极对极,还是您老人家厉害,我头回种稻子时手上没准头,满以为种得越多越好,哪知道大多种得过密了,苗木细长、倒伏,最后收成少得很,若非有堂舅遣人送银钱救济,怕是就饿死了。”
\n
王婆婆难得在汴京看到个既会读书,又会种地的后生,难得还会说话,言语诙谐,关键是还爱吃她做的菜。
\n
她因为常年板着脸而生出的深深皱纹都松了些,凶相不再,表情欣赏,“这也不怪你,农桑复杂,便是农人也要经年累积,才能熟练耕作,哪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你头一年种稻能收获已是不易!”
\n
元娘在边上听着,偷偷瞧了眼窗外,果然看到灶房窗边有一点影子,想来是承儿正趴在窗上努力偷看呢!
\n
如此想着,元娘难免露出些神色,悄悄弯唇,如狡兔般灵动不可捉,又有些孩童的无辜顽劣。
\n
元娘满以为无人能知,可却不知道自己的细微神情正被人瞧得一清二楚,甚至对方的目光也落在了灶房的窗上,眼中流露了然。
\n
但他并未揭露什么,甚至很快收回了目光。
\n
他是已经及冠的成年男子,于他而言,两个小娘子的小心思,不过是置之一笑罢了。
\n
又因为能够体谅,所以稍稍相助。
\n
倘若能成就一段姻缘,或是就此察觉不合,免受蹉跎,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