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元娘的推测没错。
\n
因为,魏观接着问了文修一些,看似笑吟吟地闲聊,却无形中叫文修把目前的情况说了说。
\n
倒也不算偏私谁。
\n
因为文修行得正坐得直,品性上挑不出大瑕疵。
\n
愈是了解,愈是满意,反而不会因为不熟悉而生出误解猜测。
\n
原先,她们只知道文修父母双亡家境贫寒,殊不知所谓的家境贫寒并非穷到只剩下间茅草屋,反而有屋有田有买卖,只是他当初年幼,被族亲瓜分得差不多了。
\n
还好文修有魏相公这个远房舅舅,当年魏相公还不曾身居高位,也只是外放熬资历的小官,写信请同年帮着斡旋,好赖保住了宅院并几亩薄田,每年能从佃农那收点地租,又有忠心的老仆相护,叫他得以平安长成。
\n
甚至,他自己闲暇时也要下地耕种。
\n
因为收来的地租太少,连温饱都只是堪堪够,更莫说还要求学了,笔墨束脩皆是省不得的开支。
\n
直到后来,魏相公调任回汴京,官也渐渐做得大了,想起还有这么一个美玉之才的远房外甥,他有心让魏家从此成为诗书传家、累世官宦的大家族,所以族中的青年才俊,都有心栽培。
\n
但单凭魏家之力,还是不够,便连外嫁女的血脉也一并算上,只要是足够出众,就舍得出钱栽培。
\n
魏相公定下严苛的家训,还给族中子弟延请名师,魏家的族塾即便在汴京也是有名气的。人人都道魏相公治家有道,门风清正。
\n
有此好名声,他在官场也平添了几分好处和裨益。
\n
总之,彼此都有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