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只。
\n
“可不是?我是一眼相中这套茶具……”
\n
红色的茶汤倒入茶盏,茶盏内壁洁白如雪。
\n
朱莉玲喝了一口茶,这茶叶品质也很好。去了美国,买到好茶叶全靠碰运气,即便运气好,也未必能有这么甘醇的味道。
\n
这一老一少从瓷器、茶叶说起,谈天说地,聊起对中餐的想法。
\n
尤其是岳宁说要改变其他人对中餐的认知,更是深得朱莉玲的心。
\n
孙毓可笑着说:“奶奶,是不是岳小姐比我更像您孙女?”
\n
朱女士笑了一声,摇头:“不是,宁宁是我的忘年交,是知己。”
\n
这岳宁怎么当得起?朱女士在六七十年代,在对中餐充满偏见的美国,用自己的理解,向美国人展示中国美食,向他们介绍中餐是一种有底蕴、有内涵的高档美食,非常了不起。
\n
“能成为您的小辈是我的荣幸,我称呼您一声‘朱奶奶’,可以吗?”岳宁问道。
\n
“当然,当然可以。”朱女士连声应道。
\n
侍应生敲门进来:“宁宁,陆大厨问,可以开餐了吗?”
\n
“可以。”
\n
岳宁请客人一起落座,朱女士拿起桌上的手写菜单。她已经听说宁宴陆府是大厨配菜,不接受点菜。
\n
她看着这张龙飞凤舞的菜单,说:“陆家是翰林之家,我去美国后,接下那家酒楼,思考如何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陆家菜。”
\n
前菜是凉菜拼成的山石牡丹图。红色的牡丹用帝王蟹腿肉拼接而成,黄色牡丹由鸡蛋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