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了一个会说粤语的法国华人老爷子做翻译,顺便安排他们的日常。”岳宁说道。
\n
内地安排出去学习的人,怎么可能给他们安排翻译?朱副市长问:“这个费用不少吧?”
\n
“关键不是要学到东西吗?没有个翻译,他们半年不是白费了吗?”
\n
宋自强说:“小岳是实打实地让这群厨子学手艺,要不然福运楼哪儿能提高这么快?哪儿能让外宾这样夸赞?”
\n
“是啊!”朱副市长说,“福运楼跟宝华楼合资,宝华楼能帮助福运楼,但是没办法和粤城所有的酒楼合资。咱们福运楼需要做一个样板,走出一条不脱离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又能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的经营之路。最近我跟几家外商谈引进生产线,成立合资公司。先别的不说,一开口对方态度就高高在上,好像给我们施舍一般,还开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可咱们得求着他们来啊!条件苛刻,也得受着。哪儿像小岳,跟小岳谈那会儿……”
\n
宋自强笑着说:“市长,小岳是先想着怎么帮福运楼脱困,后想着福运楼怎么才能赚钱。说到底小岳是自家的孩子,跟那些外国人是不一样的。”
\n
“没错。国门才开了两年不到,一切都在探索。但是当下的情况又容不得我们慢慢细想。”
\n
门被敲响,服务员进来,上来一条清蒸鱼:“鸡油蒸鲈鱼。”
\n
朱副市长夹了一块鱼放在盘子里,问:“小岳,你再说说,咱们怎么才能让这些出去见过世面的人,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就是你说的那些厨子都愿意回来。”
\n
“我这里是想办法为他们考虑合适的岗位,出去的都是咱们的优秀职工,最有才华的一批,如果回来之后落差巨大,他们当然不愿意。比如福运楼第一批三位大厨,进修之后都有合适的去处。”
\n
“那要是没这样的机会呢?”朱副市长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